种植技术

  • 双孢蘑菇春菇管理及采后处理
    2022-11-10
    双孢蘑菇是我国目前最大宗的出口创汇食用菌,主产区在福建、上海、湖南、广西等省。目前正值春菇管理阶段,现简单介绍此阶段的一些管理技术要点:春菇管理春菇约占总产量的30%。3月中旬以后,气温逐渐回升,待稳定在10℃以上时,可逐步调足土层水分,以满足出菇需要。调水时,先喷PH8~9的石灰水上清液,在气温15℃以下时,可结合喷施追肥。约在4月份,气温达15~25℃,是春菇大量发生的时期,应增加喷水量。5月份的气温常在25℃以上,水分蒸发量大,春菇也即将结束,土层含水量可提至最高限度,每平方米菌床每天喷水量约0.5...阅读详情
  • 大棚双孢菇越冬期如何管理
    2022-11-10
    大棚双孢菇越冬期一般指当年冬至以后到翌年惊蛰这段时期。这段时期时间长、气温低,菌丝处于极缓慢或停止生长阶段,有时虽有少量子实体产生,但生产上无多大意义。可视菌层干湿程度采用干越冬和湿越冬两种方法管理。干越冬是指大棚双孢菇在整个越冬期停水,使菇床通风干燥,等待翌年春季管理。湿越冬是指秋菇生产结束后,床面停止用水,菇棚通风10天至半个月,让覆土基本干燥。菌床上面打孔,并松动覆土层,使菌层成蜂窝状。拣掉残根死菇,平整床面,补上覆土,调水至土层潮湿为止。调水结束盖上新鲜草木灰,每平方米为2~2.25千克。在晴天、...阅读详情
  • 茶薪菇
    2022-11-10
    茶薪菇,隶属粪锈伞科、鳞伞属(田头菇属)。是亚热带地区生长的一种土生木腐菌,属珍稀食用菌。其外观诱人,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口感极佳、富含氨基酸和纤维素,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高,比金针菇的含量还高,民间誉称“神菇”。省微生物研究专家廖汉泉研究员认为,茶薪菇品种实属难得。种植茶薪菇,对合理利用山区林木资源,保持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带动农民致富等作用重大。产品可鲜销、制罐或烘干,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珍稀食用菌。形态习性形态 茶薪菇子实体多为丛生,菌盖直径2―10厘米,盖暗红色或土黄褐色,盖面光滑,肉质致密。菌柄长5...阅读详情
  • 冬季冬闲田栽蘑菇管理技术
    2022-11-10
    利用冬闲田,以稻草、粪料为主要原料栽培蘑菇,可大大增加收入,栽培后的残料还可直接还田或作为生物有机肥的原料。现将冬闲田蘑菇栽培技术介绍如下:培养料配方:堆料时以每平方米菇床计,用干稻草12.5-13.5公斤、菜籽饼粉0.8公斤、石膏粉0.45公斤、过磷酸钙0.45公斤、复合肥0.45公斤、石灰粉0.45公斤。每亩所需原料可按每亩冬闲田单层栽培面积390-400平方米折算。建堆流程:原料进堆料场→干稻草淋浸水预湿12-18小时→建堆铺草料(堆宽2.5米,顶高1.5-1.6米,四边高1.2-1.3米)→逐层垂...阅读详情
  • 蘑菇的采收、贮藏保鲜
    2022-11-10
    一、贮藏特性和品种蘑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味道鲜美。但是蘑菇采后呼吸作用旺盛,在常温下很快开伞、褐变、变味、品质败坏,只能作短期贮藏。干制的蘑菇容易保存,但营养价值下降,加工处理不及时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采后贮运销售及加工前需采取措施,以防蘑菇品质下降。蘑菇的栽培品种很多,常见的有平菇、香菇、双孢菇、金针菇、凤尾菇等。二、采收1、适时采收蘑菇采收过早,菌盖未长足,影响产量,过迟菌体不耐贮藏,品质下降。平菇应在菌盖充分展开,颜色变浅,下凹处有白色茸状物,边缘刚向上翻卷,而未大量散发孢子时采收,采收过...阅读详情
  • 新兴产业“水稻―蘑菇”栽培
    2022-11-10
    “水稻―蘑菇―水稻”这种粮经种植新型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务工问题,而且还能利用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水稻、蘑菇的增产增收。??一、品种、季节与场地选择根据我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等自然资源条件,主要选择生长习性最适宜的双孢菇。在水稻收割后的8月底、9月中旬,选择地势开阔、向阳、周围环境干净,无污染源,地表较干燥,靠近水源,交通方便,土壤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灌良好的空闲秧田进行种植。??二、基料的配制1、基料配方。每亩用当年新鲜、干燥、无霉变的稻草4500公斤、饼肥300公斤、复合肥15...阅读详情
  • 高温栽培蘑菇的新方法
    2022-11-10
    蘑菇肉质鲜嫩,美味可口,是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传统食用菌品种。但是,一般的蘑菇品种为双孢蘑菇,出菇温度在16℃左右,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上市。江苏省张家港市食用菌技术推广站于1998年引进栽培的高温蘑菇品种为四孢蘑菇,出菇温度在26~31℃,子实体在7~8月气温高达26~38℃时仍生长良好,并可保持持续批次生产的能力。下面简要介绍高温蘑菇的栽培技术。菌种制作①菌种。选用高温蘑菇新登96。②培养基。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采用麦粒培养基,麦粒占98%,碳酸钙占2%,经过装瓶、灭菌、接种培养后制成成品...阅读详情
  • 猴头菇新品种----猴杂19号
    2022-11-10
    猴杂19号(苏猴19)由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2007年通过国家认定,适宜在我国猴头菇主产区栽培。该品种子实体单生,大小中等、菇体直径10-25厘米、圆整、头状或团块状、结实、刺短、乳白色、无柄、质地致密,4℃下可储存10-20天,口感柔、滑、清香。最适发菌温度22-26℃,最适pH值为4-5;发菌期30天,后熟期5-10天,后熟适宜温度18-22℃,栽培周期80-90天。栽培中菌丝可耐受最高温度32℃,最低温度0℃;子实体适宜生长温度15-25℃,可耐受最高温度30℃,最低温度10℃。原基形成不需...阅读详情
  • 怎样预防蘑菇的菌盖上水锈斑
    2022-11-10
    一般是喷水后没有及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使菇房内湿度过大,水珠久聚菌盖表面,局部产生铁锈色斑点。铁锈色斑点与细菌性斑点相似,但仅限于表面。预防措施:按时或看天气适宜时,打开门窗通风,调入新鲜空气,蒸发菇体表面的水分。...阅读详情
  • 如何防治蘑菇菌蛆
    2022-11-10
    危害蘑菇子实体和菌丝的蛆形幼虫有很多种统称为“菌蛆”。较常见的有4个种,即茹蚋、瘿蝇、茹蝇、粪蝇等。它们的幼虫―蛆,肉眼看来在形态上差不多,而成虫也只有蚋和蝇有明显差异。瘿蝇、茹蝇、粪蝇的形态以至生活习性都很相似,所以经常被误认为只有一种,都叫“菌蝇”。菌蛆(幼虫)会蛀食子实体,使蘑菇变成废品,有的危害菌丝。被菌蛆蛀食过的蘑菇,有时外表不易发现,但对制罐的质量却影响很大。菌蛆主要是来自牛粪或猪粪,牛粪、猪粪在夏秋季收集摊晒过程中,蝇类在上面爬行产卵。这些材料在堆制发酵时,其中的虫卵未被全部杀死,就随着培养...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