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虾池混养花蛤技术
    2024-11-23
    在虾池内综合利用进行多种类优化养殖,已被广大养虾生产者所重视。近年来同安区在秋冬季利用虾池进行日本对虾与花蛤混养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现就虾池混养花蛤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池塘选择1.虾池条件:进行混养的虾池除具备一般对虾养殖池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求排灌方便,池底为沙泥底,含沙量60%以上,池深大于1.2米。2.水质条件:海水比重要求在1.010-1.022之间,pH值稳定在7.8-8.4,氨氮含量0.6mg/L以下,底质硫化氨低于0.01mg/L,有淡水注入的内湾水质尤佳。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清...阅读详情
  • 黄鳝贮养中死亡原因浅析
    2024-11-23
    黄鳝天然产量的高峰季节与销售旺季有较大的时间差,季节性差价较大,本地有不少农户靠贮养黄鳝催肥后在淡季销售而致富。但也有一些农户在贮养黄鳝中因死亡率过高而亏本。据调查分析,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一、鳝体受伤。黄鳝受伤的主要原因是:1、捕捞时受伤,特别是钩捕的黄鳝伤势较重。2、用破损的蔑篓或其它粗糙锋利的容器盛装黄鳝,使鳝体受到划伤。3、集中存放时相互咬伤(一般是尾部咬伤)。受伤黄鳝往往受强者挤压而沉没于容器底部或暂养池泥土中而死亡。而且黄鳝的体表受伤,容易发病,一旦发病,一般药物难以奏效,造成死亡。因此,受...阅读详情
  • 浙江百万亩稻田养鱼虾
    2024-11-27
    近年来,浙江大力推广稻田养鱼虾技术。据统计,目前浙江省稻田养鱼面积已达108.7万亩,年产量5.48万吨。在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养殖区域不断延伸,规模化生产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稻田养鱼过去基本上局限在温州丽水地区,如今已向金华、衢州、台州和杭嘉湖地区扩展。各地还通过反租倒包、公开招标、引资开发、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鼓励本地和引进外地养鱼能手进行规模经营。在杭州、温州、丽水、嘉兴、湖州、绍兴6个市的稻田养鱼面积均已超过了5万亩;开发面积2万亩以上的县则达到了17个以上。为了使稻田养鱼技术在浙江大地上推广,农...阅读详情
  • 黄鳝安全度夏的管理
    2024-11-23
    夏季是黄鳝养殖的关键性季节,如何抓好温度调节、溶氧调节、饵料管理等措施,让黄鳝平安度夏,是获得高效的关键,夏季黄鳝养殖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防暑降温。黄鳝对高温的最大适应限度不超过28℃,夏天阳光曝晒很容易使池水迅速升温,使其中暑甚至被烫死,因此人工控制水温至关重要。常用的方法在鳝池上搭棚,种植葡萄、丝瓜、扁豆等攀爬植物遮阳防暑;如果未种植这些植物,也可搭棚覆盖稻草或遮阳网等,温度高时盖上网,阴天或下雨天可揭开遮阳网。也可在鳝池中培育一些水草如浮萍、水浮莲、水葫芦等,隔热消暑,保持鳝池温度相对稳定,给...阅读详情
  • 吃螃蟹应蒸熟以防肺吸虫病
    2024-11-23
     菊黄蟹肥,十月正是河蟹肥美的时节,面对刚刚上市的河蟹,很多人都会大饱口福一番。然而,在吃螃蟹时,一定要注意卫生和安全,应该蒸熟蒸透,避免食入寄生在河蟹中的肺吸虫囊蚴,染上肺吸虫病。 肺吸虫是一种寄生在人的肺脏内并引起病变的并殖吸虫。它通常会寄生在3个宿主体内:第一宿主是螺,第二宿主是螃蟹和小龙虾,最终的宿主是人。当养殖河蟹的水域被肺吸虫卵污染时,虫卵孵出的毛蚴会侵入水中的螺蛳并成长为尾蚴,成熟的尾蚴在离开螺体后会钻入螃蟹体内,成为囊蚴。如果螃蟹在食用前,未经蒸熟蒸透,其中的肺吸虫囊蚴就很难被杀死,随之进...阅读详情
  • 防止河蟹生锈斑
    2024-11-23
    河蟹体表生锈斑,胸甲、背甲和步足上出现棕色、红棕色斑点,甚至呈火烧焦状,有时也出现白色斑点。这些斑点进一步发展连片,形成黑色溃疡,严重时甲壳被侵蚀成洞,继而引发细菌、真菌侵染,严重影响河蟹摄食,导致河蟹死亡。发生此病,多因池塘水质恶化,重金属离子超标,或由一些能分解河蟹甲壳几丁质的弧菌从伤口侵染所致。防止河蟹体表生锈斑,首先要为河蟹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清塘要彻底,去除污泥,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平时每15~20天施一次生石灰,保持水质清新。在运输、捕捞以及饲养过程中要小心,防止河蟹受伤。治疗病蟹,平均水深1米...阅读详情
  • 黄鳝饲料种类及喂养实例
    2024-11-27
    一、饲料的种类一般来说,黄鳝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鱼类,并且要求饲料鲜活,不食腐烂性动物性饲料。就人工养殖来说,黄鳝的饲料应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1、动物性鲜活饲料:这类饲料主要有黄鳝喜食的蚯蚓、蚕蛹、蝇蛆、螺、蚌和小鱼虾等。蚯蚓是黄鳝最喜食的饲料,干体蛋白质含量达61%,接近鱼粉和蚕蛹。这些饲料的共同点是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有利于黄鳝的生长发育,是网箱养鳝的饲料主体。2、植物性饲料:黄鳝对植物性饲料大多是迫食性的。其消化特点是对动物蛋白、淀粉和脂肪等能有效消化,对植物性蛋白和纤维素几乎不...阅读详情
  • 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黄鳝新技术
    2024-03-29
    黄鳝是温热带淡水鱼类,分广,适应性强,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目前人工养鳝成功的为数不多,主要是常规的池塘养殖,易发生疾病且黄鳝冬眠影响常年养殖。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可以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无土流水养殖可有效地控制疾病,使效益成倍提高。黄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用塑料大棚,不用专设采暖设备,在春、夏、秋棚内温度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温度也能平均达到20℃。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现将塑料大棚无土流水养殖黄鳝技术介绍如下:一、精建饲养池。1.开放...阅读详情
  • 罗氏沼虾池塘单养的技术
    2024-11-27
    清塘消毒新建的虾池或用鱼池改造的虾池,放养前都要用药物彻底消毒。常用的清塘消毒药物主要有生石灰、漂白粉、茶粕等。清塘消毒一般在虾苗放养前1个月进行。其方法有两种:干法清塘消毒和带水清塘消毒。干法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65~75公斤或漂白粉5公斤。带水清塘消毒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150公斤或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30~50克。注水施肥虾池经清塘消毒后,在放苗前7天进水、施肥。池中先注水20~30厘米深,每亩施经发酵的有机肥200~300公斤。日晒数天后水位加至50~60厘米。虾苗放养每亩放养淡化虾苗...阅读详情
  • 虾蟹废弃物成为我国重要再生资源
    2024-11-27
    从废弃虾、蟹壳提取的“甲壳素”,是农业、工业、医药卫生、食品工业等领域的重要原料。中国每年生产的甲壳素主要衍生物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虾蟹壳已逐渐成为重要的再生资源。中外100多名专家参加了2004年11月15日在广西北海市召开的中国第四届甲壳素科技与应用研讨会。在提交大会的近150篇论文中,涉及了甲壳素的广泛应用和最新科研成果,如生物农药、造纸助剂、食品保鲜制品、抗衰老药物、医用材料等。甲壳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甲壳和节肢动物的外壳中。1811年法国学者首先发现了这种物质,从上个世...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