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在有水源而不宜造池的情况下,可用木箱养殖泥鳅,饲养半年即可收获,每箱产泥鳅15―20公斤。一、木箱制作。规格1米×1.5米,空间容量为1.5立方米。一侧或两侧设直径3―4厘米的注、排水口,并安装有2毫米的金属网。箱底填入粪肥,汲土(或一层稻草一层泥土),最上层为泥土,保持箱内水深30―50厘米。木箱可放在向阳流水处,使水可从一只孔流进,从另一只孔排出。几只箱可联在一起,搞联箱生产。二、放养密度。每箱可投放长3厘米以上的鳅种-1.5公斤。三、饲养管理。泥鳅为杂食性鱼类,木箱流水养殖泥鳅,以人工投饵为主。饵料...阅读详情
-
黄河三角洲地区荒碱地面积达200万亩,其中宜渔荒碱地50万亩,为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我们引进了漠斑牙:鲆进行半咸水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网箱套养试验,获得成功。一、工艺流程池塘选择→清整→消毒→进水→施肥,培养基础饵料生物→苗种选购→苗种放养(漠斑牙鲆网箱养殖)→养成期管理→收获。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池塘选择池塘选择在靠近水源、底质为泥沙底、交通便利、周围无“三废“污染的渔农项目区内,每口池塘面积5亩~10亩,水深2m左右,坡比1∶2.5,池水水质新鲜且无污染,池塘具备较好的进、排水设施。2.池塘清整将...阅读详情
-
鳅苗破膜后暂养在网箱内,每10万尾投喂熟蛋黄1个,一天2―3次,待其能充分自由活动后下池培育。其培育技术要点如下:一、苗池整理选择面积小的水泥池或土壤,并在水泥池底铺10―15厘米厚的肥泥,用清水浸泡冲洗数次后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12克或漂白粉1克消毒,并每立方米施基肥1.5公斤,注入新水后,待池水变绿,药性消失后将鳅苗放入池内。二、放养密度静水池每平方米放养400―500尾;半流水深度保持在30―50厘米。每个育苗池应放入同日孵化的鳅苗,以免大小悬珠,导致大吃小。此外,鳅苗经20―30天培育,当体长达4厘...阅读详情
-
一、赤皮病此病由于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危害较严重。防治方法:发现此病可按1立方米水体溶解20克呋喃奈斯水溶液,浸洗病鳅15分钟~20分钟;也可用占全池鳅鱼体重0.04%的呋喃奈斯拌饵投喂,连喂3天,疗效比较显著。二、曲骨病病鳅背骨弯曲,因孵化时水温异常及缺乏维生素所致。防治方法:孵化时保持适温,防止水温急剧变化,投喂混合饲料。三、水霉病由于水温较低或冬季鳅体受伤,开春后易感染水霉病。病鳅身上长满...阅读详情
-
加强蟹种秋季管理,可以提高蟹种越冬成活率,降低成蟹养殖成本。蟹种规格小,越冬成活率低;规格大,部分蟹种会出现性腺发育成熟,生长季节会自然死亡,无饲养价值。因此,秋季生产的关键是培育规格适宜的蟹种。适量投饵蟹种规格过小,多可投喂些动物性饲料,如小杂鱼虾、螺蚬蚌肉、蚕蛹、动物血块等,以利于增大蟹种规格,提高蟹种抗寒能力。蟹种规格过大,应控制动物性饲料投喂量,减少蟹种营养积累,抑制蟹种性腺发育。可适量投喂黄豆、小麦、玉米、南瓜、山芋等植物性饲料,以维持蟹种的基本新陈代谢。调活水质秋季蟹种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量高,...阅读详情
-
气泡病是由于水中氧气或其它气体过多,泥鳅吞气而引起的。病鳅肠中充气,尾部向上,头部向下,在水面挣扎打转游动。防治:池中腐殖质不宜过多。发现该病后每亩用4千克-6千克食盐全池泼洒;也可立即注入新水或黄泥浆水,让鳅在新水中逐渐排出气泡。...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