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鱼类及虾类患病后,其身体某个部位或某个器官呈现特有的颜色,成为所患疾病的特征性症状,动物医学工作者以此定作疾病名称进行辨病防治,这是动物医学界常用的方法,简述如下:一、“红色“诊病1、对虾红体病。是由桃拉病毒引起的,南美白对虾易受感染。症状:急性者体表呈淡红色,尾扇及游泳足呈深红色。慢性者仅在虾壳表面出现黑斑。防治措施:①溴氯海因:0.5毫克/升水体,全池泼洒。②板蓝根50克、三黄粉200克,拌入100千克饵料中投喂,连喂1周。2、对虾红鳃病。是由某种弧菌(如海水弧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引起的。症状:...阅读详情
-
蟹虾在捕捞后至投放市场的整个贮运和销售过程中,由于生存条件变化,经常会有部分甚至全部死亡,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目前虽有低温、充氧等活贮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蟹虾死亡问题仍然严重。本文介绍的保活剂是以硫酸镁、硫酸钙、溴化镁、氯化钾等盐类配制而成,可供捕捞后的活蟹、活虾和贝类等低温活贮,在一定时期内不致死亡的蟹虾低温存活保活剂。其特点是原料易得,配制简单,保活期长,有利于运销和扩大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一、原材料(一)氯化镁六水物精制品为白色单斜晶体。工业品往往呈黄褐色,含氯化镁45%~50%。有苦咸味,易潮解,...阅读详情
-
刀额新对虾是海水虾淡化养殖很有前途的一个养殖品种,在南方地区一年可进行两茬养殖,目前在淡水中人工饲养亩产量可达75~100千克以上。该虾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胜于中国对虾,且适应能力强,常能以活虾上市,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该虾生命力强,适应盐度范围广,能在3%的海水中甚至淡水水域中生长,适宜生长水温范围为17~32℃,冬季水温降至5~6℃时也能生存。该虾为杂食性,在动体阶段食性与一般对虾类似,成虾以捕食底栖介形类、桡足类、多毛类为主,亦觅有具有机碎屑及底栖硅藻等。因其具有潜底习性,栖息底质以沙泥或泥沙为好...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