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泥鳅高密度养殖试验
    2024-06-26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4亩,东西向,底土为黏土质,池底淤泥厚20-30厘米,池深70-80厘米。池塘四周用直径1毫米的尼龙网围上,上面高出水面30厘米,用铁丝拉紧,网底自底土向下埋20厘米深。2、清塘肥水:泥鳅放养前10-15天,每亩池塘用75公斤生石灰干法清塘。清塘7天后注入新水。进水后每亩施鸡粪75公斤作基肥,培养浮游生物,供泥鳅下塘后摄食。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0厘米左右,水色黄绿色。3、苗种放养:6月中旬以后1个月内放足放齐苗种,每亩放1500公斤。苗种从市场上收购,规格大小不一,约160尾/公斤。4...阅读详情
  • 锅帖螃蟹
    2024-06-27
    原料:小野螃蟹数只(10只以上)、荞头(小的荞头数量与螃蟹一样,大的就少一点)、大米粉适量。配料:姜一块、黄酒少量,盐、味精、油准备:将螃蟹用刷子刷净,把壳用手掰开去内脏,小荞头用刀打偏,大荞头打偏后切断、姜刷成泥状做法:第一种在那没油的年代做法:1、将准备好的螃蟹和荞头一齐放在擂笨里,将它们一起擂成浆(现在可用搅肉机),加入姜泥、黄酒、盐、味精搅拌均放置10分钟入味,加入大米粉搅成糊状。2、起火将锅烧至8成热,加入少量油将锅底抹均,用筷子将糊状螃蟹分小块下入锅内慢火烤至两面发黄即可。做法:第二种现在有油...阅读详情
  • 对虾类的"观色"诊病及其防治
    2024-06-26
    鱼类及虾类患病后,其身体某个部位或某个器官呈现特有的颜色,成为所患疾病的特征性症状,动物医学工作者以此定作疾病名称进行辨病防治,这是动物医学界常用的方法,简述如下:一、“红色“诊病1、对虾红体病。是由桃拉病毒引起的,南美白对虾易受感染。症状:急性者体表呈淡红色,尾扇及游泳足呈深红色。慢性者仅在虾壳表面出现黑斑。防治措施:①溴氯海因:0.5毫克/升水体,全池泼洒。②板蓝根50克、三黄粉200克,拌入100千克饵料中投喂,连喂1周。2、对虾红鳃病。是由某种弧菌(如海水弧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引起的。症状:...阅读详情
  • 竹枝扎捆沉塘捕扣蟹
    2024-06-26
    扣蟹是指每只2克以上的幼蟹,是成蟹养殖的苗种来源。但如何将池塘培育的扣蟹无损失地捕捉上来是困扰养殖户的难题,传统的捕捉方法有两种:一是采取人工挖扣蟹洞穴的方法进行捕捉。此方法往往会造成扣蟹附肢脱落或其他伤害而不利于以后的成蟹养殖。二是采用人为的方法使池塘中形成微流水,以此刺激扣蟹的活动进行捕捉。此法捕捉速度太慢,在池中形成微流水所需费用高。为方便广大养殖户在实践中操作,在此介绍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效的捕捉方法如下:用竹枝(或其他不易腐烂的枝条)扎成捆,每捆直径约50厘米~60厘米左右,但要扎得松一些,让竹枝之...阅读详情
  • 蟹虾低温贮存保活剂的制作
    2024-06-26
    蟹虾在捕捞后至投放市场的整个贮运和销售过程中,由于生存条件变化,经常会有部分甚至全部死亡,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目前虽有低温、充氧等活贮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蟹虾死亡问题仍然严重。本文介绍的保活剂是以硫酸镁、硫酸钙、溴化镁、氯化钾等盐类配制而成,可供捕捞后的活蟹、活虾和贝类等低温活贮,在一定时期内不致死亡的蟹虾低温存活保活剂。其特点是原料易得,配制简单,保活期长,有利于运销和扩大市场,提高经济效益。一、原材料(一)氯化镁六水物精制品为白色单斜晶体。工业品往往呈黄褐色,含氯化镁45%~50%。有苦咸味,易潮解,...阅读详情
  • 河蟹生态养殖模式
    2024-06-26
    金坛市金城镇河蟹养殖示范户耿小龙在100亩河蟹养殖池中套养青虾,青虾效益5万元左右,自繁河蟹苗产值12万元,出售成品蟹25万元,每亩纯收入2500-3000元。池塘条件 保持池塘淤泥5厘米深,加深加宽水位,使1.5-2米的池塘水深面积占全池的40%以上,池坡比1∶3,每亩使用100-150公斤生石灰化浆全池消毒,池塘四周设置钙塑板或防逃网以防河蟹逃跑。微孔增氧设施的安装 供气管架设在池塘中间,高于池水最高水位10-25厘米,南北向贯穿于整个池塘。在供气管两侧间隔8-10米设置一条微孔管,微孔管一端接在总供...阅读详情
  • 刀额新对虾淡化养殖技术要点
    2024-06-26
    刀额新对虾是海水虾淡化养殖很有前途的一个养殖品种,在南方地区一年可进行两茬养殖,目前在淡水中人工饲养亩产量可达75~100千克以上。该虾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胜于中国对虾,且适应能力强,常能以活虾上市,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该虾生命力强,适应盐度范围广,能在3%的海水中甚至淡水水域中生长,适宜生长水温范围为17~32℃,冬季水温降至5~6℃时也能生存。该虾为杂食性,在动体阶段食性与一般对虾类似,成虾以捕食底栖介形类、桡足类、多毛类为主,亦觅有具有机碎屑及底栖硅藻等。因其具有潜底习性,栖息底质以沙泥或泥沙为好...阅读详情
  • 沼渣沼液养泥鳅技术
    2024-06-26
     一、选址建池。选择水源有保障、排灌方便的房前屋后,背风向阳,靠近沼气池出料口的地方建池。池的大小可因地制宜,一般面积在10-20平方米为宜,池深1.2米,池壁用石灰或砖砌刀,并用水泥抹面。并建专门的进出水口,进出水口设置铁丝网以防其逃跑。上方应建好蔽阳棚,架设好诱虫灯。二、清池消毒及放养鳅苗。每立方米池水用0.22公斤生石灰,将生石灰化浆趁热全池均匀泼洒消毒,检验池水的pH值降到7以下,或观察有水蚤活动,或把几十条鳅放入池水中安装好的捆箱内试养,若鳅在箱内一天且生活正常,即可放养鳅苗。人工繁殖或者野生的...阅读详情
  • 无公害泥鳅繁育技术
    2024-06-26
    DB33/561-2005《无公害泥鳅》按部分发布,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第2部分: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本部分为DB33/561-2005的第1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新昌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志明、张玉明、胡廷尖、黄小红。引言泥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蛋白质含量达21%,药用功效显著,因此泥鳅作为一种滋补食品,越来越为人们喜爱。由于捕捞过量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泥鳅资源遭到了破坏,自然产量大为...阅读详情
  • 活泥鳅运输法 
    2024-06-26
    1)短途运输:数小时的短途运输,可用尼龙纺织袋等较严实的袋子装运,但要湿透水,泥鳅叠放厚度不腚超过30厘米。2)长途运输:如用桶加盖装运,须注入高出鱼体的水,再放入少量姜片和打散的鸡蛋,并适时换水,可保证多天运输。如将其置于5度的环境中,则更利于远途运输。...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