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桂花鱼、季花鱼等,是淡水鱼中的名贵鱼类,有翘嘴鳜、大眼鳜、斑鳜、暗色鳜等多个品系。以翘嘴鳜生长最快,其次是大眼鳜。鳜鱼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食活饵料,常吞食超过自身长度的鲢鱼、草鱼、青鱼、团头鲂、鳊、细鳞斜颌鲴等活鱼苗。由于鳜鱼天然资源少,人工养殖受技术制约而生产发展相当缓慢,市场货源长时期紧缺、因此养殖前景十分可观。繁殖鳜鱼繁殖季节一般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雌鱼两年达性成熟,雄鱼一年可达性成熟。成熟的亲鱼在江河、湖泊、水库中都可自然繁殖,一般在下雨天或微流水环境中产卵,受精卵随水漂流孵化。一、亲鱼培育性...阅读详情
-
草鱼“四病”,即草鱼肠炎病(烂肠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的合称。因其常见、多发、并发、暴发,对草鱼的危害很大,故使养鱼户十分烦恼。现介绍一种用清凉油治疗草鱼“四病”的方法,供养殖户参考。用药剂量视池塘中捕鱼的数量及发病的程度,每亩水面(与水深无关)用清凉油(市场上或药店中出售的用于防暑的清凉油)10~15小盒、新鲜菜籽油250~350克。使用方法先将小盒中的清凉油挖出放在碗里,倒入少量菜籽油充分搅匀,待其化开后再与定量的菜籽油混合溶匀,然后装进灭蚊的喷雾器中,全池均匀喷布即可。施药时间一般...阅读详情
-
鱼苗池中的几种水生动物和藻类对鱼苗的危害很大,只有根据不同对象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方可保障鱼苗的正常生长。1.甲虫。甲虫的种类较多,其中较大型的体长达40~50毫米。它们常在水边泥土内筑巢栖息,一般白天隐居于巢内,傍晚或夜间外出觅食,常捕食大量的鱼苗。防治方法如下:①生石灰清池。以水深100厘米计,每亩水面施用生石灰67~100千克,溶水泼洒。②每立方米水体用90%晶体敌百虫500毫克,溶水全池泼洒。2.水斧。水斧扁平细长,体长35~45毫米,全身黄褐色。水斧以口吻刺入鱼体吸食血液而使鱼苗死亡。防治方法如下...阅读详情
-
鱼类越冬期间处于“休眠“状态,极易感染各种病害,如果防治不及时,易引起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养殖经验,把淡水鱼类越冬期间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向大家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一、竖鳞病1、发病症状:病鱼体表粗糙,在尾部的部分鳞片,多数像松球似地向外张开,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其内部积聚有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出液,以至鳞片竖起,伴有表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病情严重的,鳍的基部充血,鳍有腐烂的现象。病鱼游动迟缓,呼吸困难,身体倒挂,腹部向上,2天~3天后死亡。2、病原与流行...阅读详情
-
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淡水鱼类,传统的养殖方式是人工割草喂养,1年养1季。这种养殖模式劳动强度大,产量低,效益不高,一般667平方米(1亩)产250千克~400千克(1千克~2市斤),1年667平方米利润仅800~1000元。福建古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自2003年起在重点渔业村采用自动投饵机定点、定时、间歇式自动投喂人工颗粒饲料进行池塘半机械化主养草鱼,一年养两季,取得平均667平方米产1960千克,养殖成活率95%以上,1年667平方米利润3000元的成绩,1个劳动力可以管理0.67公顷(10亩)池塘。其主要...阅读详情
-
胡须胡须不能弯曲,不能只有一根胡须,或两根都没有了。两根胡须长度不同,有渗血现象都是不好的胡须。眼睛(仔细观察)单眼,双眼有朝下或朝上。部分透明或全部白浊。单眼或双眼有突出、凹陷。水晶体的亮度有异常或视觉上有内出血现象,水晶体不会转动,如失去焦点似的迟钝。发现上述缺陷都是不好的眼睛。鳃鳃盖过分张开,一边鳃呼吸内侧鳃盖透着红色都是不好的鳃。胸鳍、背鳍、尾鳍、臀鳍第一鳍条有弯曲,左右胸鳍长度不同鳍尖有如溶解般的状态,鳍上有渗血现象这都不是好的胸鳍。背鳍、尾鳍、臀鳍身体与各鳍的结合处软条分开,看不见鳍的部分或全...阅读详情
-
病因:由瓣体虫寄生引起。病症:病原为斑瓣体虫,其寄生在石斑鱼皮肤和鳃上,使皮肤和鳃上的黏液增多,病鱼呼吸困难,常浮于水面,缓慢游泳,体表出现形状和大小不规则的白斑,故叫白斑病。病死的鱼鳍向前伸出,几乎紧贴于鳃盖上。此病在福建和广东养殖的石斑鱼上流行,蔓延迅速,死亡率很高。防治:1)用2ppm“毒虫2号“海水溶液浸洗病鱼,在水温30℃左右,pH值7.9、比重1.073时,浸洗2小时,次日再重复一次,有显著疗效。2)用淡水浸洗病鱼2~4分钟,可杀死石斑瓣体虫。同时内服“海水鱼专用强克99“或“鱼能生“,以防细...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