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近年来,一些水产养殖场由于养殖环境遭受破坏,养殖的鲫鱼发生暴发性出血病现象逐渐增多,在此简单介绍一下鲫鱼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方法。症状:鲫鱼患病初期,鱼体两侧、眼眶、鳃盖、鳍等处轻度充血。病情严重时,体表及鳍严重充血,眼眶周围充血,有的鱼眼球突出,腹部内有淡黄色腹水或红色浑浊腹水,肠壁充血,肠内充气无食物、多粘液。鳃丝淤血或严重贫血等。病因:塘底淤泥多,有毒物质大量沉积,水中缺氧,水体环境恶化。天气不正常,长期无雨,池水过肥,又无新水更换,给细菌、病毒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使鱼感染发病。没有做好鱼体消毒工作,...阅读详情
-
[病原]鱼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的病原为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简写IHNV)。[症状及病理变化]患病鱼开始表现为游动缓慢,顺流漂起,以后摇晃游动,继而浮起横转,往往在激烈游动后不久死亡。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鳍条基部充血,肛门处常拖一条长而粗的白色黏液便。剖解可见,腹腔内有大量积水,肝、脾、肾颜色变淡,肠道出血,口腔壁、骨骼肌、脂肪组织、腹膜、脑膜、鳔和心包膜有充血、出血点,造血组织坏死。病后残存的鱼脊椎往往出现弯曲。[流行情况]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流行于美国、加拿大等国,由于口岸检疫不严,1...阅读详情
-
双线绦虫(Digrammasp)隶属绦虫纲、裂头科、双线绦虫属,第一中间寄主为桡足类,第二中间寄主为鱼类,终寄主为食鱼鸟类。过去一些大中型水库,在鲫鱼及野杂鱼体内偶有发现,常集中感染,有蔓延趋势,主要对一龄鲢鱼种造成较大危害。据调查统计,最高的池塘感染率达92%,感染强度最高时,每尾鲢鱼体腔内有13个裂头蚴。患病鱼种越冬死亡率最高为84%。但各年段感染不尽一致,主要和水体环境改变(因干旱引起水面积减小)和水鸟的活动有关。本文对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防治对策。一、病鱼症状患病鲢鱼从外观看,腹部膨大,局...阅读详情
-
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多年来西北地区主要以养殖“四大家鱼”及鲤、鲫等杂食偏植物性饲料鱼类为主,在养殖生产中自繁的野杂鱼作为副产品,每年需花费20元/亩左右的饲料损失及清理费用,给渔民群众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经笔者查阅大量资料,考察当地水质及水体中基础饵料生物资源状况,决定在池塘中套养肉食性凶猛鱼类加洲鲈,既杜绝饲料损失又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可谓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增收途径。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4亩,水深1.5m,沙土底质,淤泥厚15cm~30cm,养殖用水取自永川河。二、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池塘消毒在放...阅读详情
-
挤压技术可为渔业及水产养殖提供特殊的饲料,该种渔饲料可定制为下沉料,漂浮料,需要的仅是适当的设备,生产中适当的挤压程序。在过去的五年里作为人类食品消费的商业化的水产养殖发展极为迅速,适应这个变化,为这一应用提供特殊饲料的饲料工业得以迅速发展。许多应用在其它动物饲料加工方面的挤压技术亦可应用在鱼饲料生产方面,挤压技术已被证明确实是一种能将原料蒸煮造粒为特定用途饲料的极为有效的方式。影响饲料特性的主要条件是挤压机内原料蒸煮的温度与湿度,这些条件会影响淀粉和蛋白的蒸煮。因为淀粉蒸煮糊化使原料粘合紧密,淀粉蒸煮的...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