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稻田养鱼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但稻田养鱼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矛盾:1.晒田与养鱼的矛盾在稻田中挖鱼沟、鱼坑,待晒田时让鱼在其中栖息,是解决这个矛盾的较好办法。鱼沟深、宽各为50厘米,在稻田纵横交错呈“井”字型。鱼坑面积2平方米,深1米,每亩挖1个~2个。鱼沟、鱼坑要相通。晒田时要慢放水,使鱼有充足的时间游进鱼沟、鱼坑。浅藻晒田期间要注意观察鱼情,发现鱼浮头,要立即向鱼沟、鱼坑加注新水。2.追肥与养鱼的矛盾以有机肥为主并施足底肥,是减少追肥数量,解决追肥与养鱼矛盾的好办法。如果稻田群体小、长得弱,需...阅读详情
-
1.每万尾鱼种,用乌桕叶干粉250克,加水浸泡12小时后,与饲料拌和投喂,连喂3~6天。2.每100千克草鱼,用1千克马尾松树叶,捣烂后加入食盐100克,拌入饵料内喂鱼。或每亩水面用鲜马尾松树叶30~35千克,浸入鱼池进水处。或1亩水面,水深1米,用15~25千克马尾松鲜叶研细后兑水25千克,全池泼洒,连用4~5天。3.每亩水面,用枫杨树叶25千克,每2.5千克扎成1捆,插入塘中,同时取枫杨树叶10千克捣烂,取其汁液,泼洒于食场草堆上。4.五倍子2~4克/立方米全池泼洒,同时口服大黄药饵(大黄500克~7...阅读详情
-
鲂鱼(三角鲂、团头鲂)属淡水优质鱼类,既是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也适合于在大水面放养,利用其易形成自然种群的特点,达到资源保护和增殖的目的。现将大批量培育鲂鱼夏花技术介绍如下:一、夏花培育池条件夏花培育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注排水方便。面积不要太大,一般以1-3亩,水深1-1.2米为宜。池塘要不漏水,池底较平坦有适量淤泥。二、放养前准备1、清塘消毒:放养前要排干水,清除过多的淤泥或杂草,并整修加固塘埂,堵塞漏洞。在投苗前7-10天,注水5-10cm,每亩用50-80kg生石灰兑水泼洒,同时翻动底泥,使...阅读详情
-
由于夏季气候炎热、水质老化和饲养管理等方面原因,不少农户所养鱼种体质较弱。这些弱质鱼种,秋高气爽时如不及时进行复壮,既不利于鱼种越冬,也将极大地影响来年产量。因此,抓好弱质鱼种秋季复壮工作非常重要。现将弱质鱼种秋季复壮的方法介绍如下:转池、清塘春夏高温季节后,一般水质老化,天然生物减少,有害病菌增多,极不利于鱼的生长。入秋后,应及时将鱼种转入新池培育复壮。若水源和鱼塘周转困难,可将老池鱼全部转出暂养,换掉原塘一半以上老水,并在每亩水面用20-30公斤生石灰的上清液全池泼洒消毒,过7天再补入新水,然后将鱼...阅读详情
-
卵胎生鱼类交尾时,雄鱼用臀鳍卷曲成圆筒形的交接器(或在雄鱼的臀鳍与腹鳍之间另生出一根交接器),迅速插入雌鱼的生殖孔内泄殖腔,行体内受精。受精卵只靠自身卵黄营养在母体内进行一系列胚胎发育。孵化时将仔鱼产出体外的瞬间,似球状的仔鱼挣破胚膜扭直身躯即可游动觅食。由于卵胎生鱼类的受精卵在雌鱼腹腔内发育,受到母体的保护,因此怀卵量较卵生鱼类少,但仔鱼的成活率相对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卵胚胎生鱼类中许多种类的亲鱼会吞食仔鱼,必须在产卵缸中种植或放置一些水草或装饰物,或将母鱼放入网箱中产仔。卵胎生鱼类饲养和繁殖都相对简单...阅读详情
-
■细菌感染病状鱼体局部或大范围肿胀。如果肿胀开始胀裂,可能会导致二次感染。(如果鳞片突起,就要一并参考水肿的处理方法。)病因细菌感染。治疗方法使用含铜的药物,并用含药物成份的饲料喂食。■斜管虫病状鱼体出现不透明部份,尤其在背面最为常见。病因斜管虫(CHilodonella,一种单细胞的寄生虫),经常会侵袭伤口或溃疡附近的皮肤,并可能蔓延到鳃上,使鱼窒息。治疗方法使用抗寄生虫药剂治疗。此种寄生虫一定要有寄主方能生存,所以可让水族箱空上3-5天,里面的寄生虫就会死亡。■白点病病状在鱼体或是鱼鳍上出现2mm左右...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