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养殖鹧鸪成功的关键在于育雏,育雏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但鹧鸪育雏阶段必须针对雏鸪的生活习性严格加强管理。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重要因素。初生鹧鸪因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必须人工给温,提供适宜的温度,才能提高成活率,加速生长发育,不适当的高温或低温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或直接致死。育雏温度一般要求第一周36℃~37℃,以后每周降低1℃~2℃,直至所需温度和自然温度相同。二、湿度育雏的环境湿度也很重要,特别是最初3~4天的鸪舍相对湿度如超过70%时,就会影响雏鸪的体表散热,对剩余在腹...阅读详情
-
一、黑头病:黑头病又叫盲肠肝炎,是由黑头组织滴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幼雏。黑头组织滴虫,大部分寄生在盲肠,被盲肠虫所吞食,通过盲肠虫的肠壁转至盲肠虫的卵巢内增殖,包在盲肠虫的虫卵内,随粪便排出,鹧鸪吃了被污染的饲料而被感染。症状:患鸟食欲不振、翅膀下垂、体重减轻、粪便呈黄色水样、粪便中有干酪样盲肠块。剖检:盲肠内壁出现小血斑,盲肠腔内充满白色干酪样物质;肝脏肿大;肝组织深部有椭圆形的黄色或黄绿色凹入的病害区,有时头部癖血呈黑色。防治方法:①鹧鸪场不要设在近两年内养过鸡的场地...阅读详情
-
鹧鸪在野生自然状态下为杂食性鸟类,善于飞翔,生命力与抗病力均强,在世界上分布很广。30年代初,美国人由印度引进野生鹧鸪驯化饲养,现已作为珍禽饲养。我国目前饲养的鹧鸪,均为从美国引进的印度种的后代。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种鹧鸪产蛋量年平均为100枚,受精率达90%以上,受精卵出雏率和育雏成活率均在85%以上。鹧鸪肉厚、骨细、内脏小,肌肉含蛋白质高、脂肪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优质野味滋补品。在肉鸽养殖热出现滑坡时,鹧鸪有望占据珍禽消费市场。现将其饲养技术介绍如下。一、育成鹧鸪的选择与饲养育成鹧鸪是指13周龄到...阅读详情
-
对出现大批死亡的雏鹧鸪进行细菌分离,结果分离到一株大肠杆菌和一株奇异变形杆菌,这两株细菌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先锋霉素类和丁胺卡那霉素对这两种菌较敏感,现将流行病学和诊断情况介绍如下。1流行病学情况近期某养户饲养的3000只雏鹧鸪,进苗后第1天就死亡200多只,第2天死亡约500只,第3~4天死亡近千只,第5天就诊时仅余下300多只。期间开食前饮过1.25%的葡萄糖水,第3天时用施得福进行过治疗,结果效果不佳,最终全部死亡。2病理剖检肝肿大出血,其他病变因雏鹧鸪个体较小不易观察。3细菌分离用病死鸪...阅读详情
-
鹧鸪外形似鸡,大小如肉鸽,稍大于鹌鹑而小于雉鸡(山鸡)。成年公鸪体重0?6―0?85千克,母鸪0?55―0?65千克。母鸪一般在30周龄(180―210天)时达到性成熟,而公鸪则比母鸪迟3―4周方能达到性成熟,因此对公鸪应提前增加营养和光照。鹧鸪一年四季均可产蛋,但以春秋两季产蛋较多。商品鸪一般饲养80―90天,体重可达0?5―0?7千克,肉料比约为1∶3―3?5。鹧鸪生长迅速,饲养期短,生产性能高,繁殖力和饲料转化率均较高,因而具有较高的饲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欢迎。繁殖技术1、繁殖特性。后备鹧鸪长到28周...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