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即食袋装鹧鸪加工
    2022-11-11
    经腌制烘烤制成的即食袋装鹧鸪,脂肪、胆固醇含量低,风味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其加工工艺流程为:宰杀放血→脱毛开膛→清洗腌制→烘烤包装→高压灭菌。1?原料处理:选用体重0.5~0.6公斤的3月龄健康鹧鸪,停食8~12小时后宰杀放血,用65~70℃的热水浸烫1~1.5分钟,放入脱毛机中脱毛。在清水中去净小毛,再去掉脚爪,沿腹中线剖开腹腔,去除内脏,冲洗干净,沥干水备用。2?干腌:每50公斤鹧鸪用食盐0.75公斤、硝酸钠10克。先将食盐倒入锅中炒至无水蒸汽逸出,冷却后与硝酸钠混合均匀。用混合盐涂擦鹧鸪全身,重点涂...阅读详情
  • 养殖鹧鸪要成功育雏环节莫放松
    2022-11-11
    养殖鹧鸪成功的关键在于育雏,育雏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效益,但鹧鸪育雏阶段必须针对雏鸪的生活习性严格加强管理。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重要因素。初生鹧鸪因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必须人工给温,提供适宜的温度,才能提高成活率,加速生长发育,不适当的高温或低温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或直接致死。育雏温度一般要求第一周36℃~37℃,以后每周降低1℃~2℃,直至所需温度和自然温度相同。二、湿度育雏的环境湿度也很重要,特别是最初3~4天的鸪舍相对湿度如超过70%时,就会影响雏鸪的体表散热,对剩余在腹...阅读详情
  • 如何防治鹧鸪的常见疾病
    2022-11-11
    一、黑头病:黑头病又叫盲肠肝炎,是由黑头组织滴虫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幼雏。黑头组织滴虫,大部分寄生在盲肠,被盲肠虫所吞食,通过盲肠虫的肠壁转至盲肠虫的卵巢内增殖,包在盲肠虫的虫卵内,随粪便排出,鹧鸪吃了被污染的饲料而被感染。症状:患鸟食欲不振、翅膀下垂、体重减轻、粪便呈黄色水样、粪便中有干酪样盲肠块。剖检:盲肠内壁出现小血斑,盲肠腔内充满白色干酪样物质;肝脏肿大;肝组织深部有椭圆形的黄色或黄绿色凹入的病害区,有时头部癖血呈黑色。防治方法:①鹧鸪场不要设在近两年内养过鸡的场地...阅读详情
  • 鹧鸪饲养的技术(上)
    2022-11-11
    鹧鸪在野生自然状态下为杂食性鸟类,善于飞翔,生命力与抗病力均强,在世界上分布很广。30年代初,美国人由印度引进野生鹧鸪驯化饲养,现已作为珍禽饲养。我国目前饲养的鹧鸪,均为从美国引进的印度种的后代。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种鹧鸪产蛋量年平均为100枚,受精率达90%以上,受精卵出雏率和育雏成活率均在85%以上。鹧鸪肉厚、骨细、内脏小,肌肉含蛋白质高、脂肪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优质野味滋补品。在肉鸽养殖热出现滑坡时,鹧鸪有望占据珍禽消费市场。现将其饲养技术介绍如下。一、育成鹧鸪的选择与饲养育成鹧鸪是指13周龄到...阅读详情
  • 鹧鸪不良习惯的防治
    2022-11-11
    鹧鸪常发生啄羽、啄趾、啄肛等不良习惯,造成鹧鸪不良习惯的主要原因有饲养密度过大,食物和水分不够,温度太高,光照过强,饲养中动物性蛋白质不足、缺乏某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等。预防鹧鸪啄癖应从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治理。第一是断喙。可于3日龄第一次断喙,6周龄第二次断喙,种鸪于每年春天断喙。断喙对防止啄癖虽然十分有效,但实行时工作量大,且对鹧鸪有不良刺激。因此,最好从科学的饲养和管理入手,而不进行断喙。第二是饲养密度适宜。第三是温度要适宜。第四是采用弱光照。第五是饲料的营养要全面,蛋白质含量要适当,氨基酸平衡,钙...阅读详情
  • 鹧鸪奇异变形杆菌与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
    2022-11-11
    对出现大批死亡的雏鹧鸪进行细菌分离,结果分离到一株大肠杆菌和一株奇异变形杆菌,这两株细菌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先锋霉素类和丁胺卡那霉素对这两种菌较敏感,现将流行病学和诊断情况介绍如下。1流行病学情况近期某养户饲养的3000只雏鹧鸪,进苗后第1天就死亡200多只,第2天死亡约500只,第3~4天死亡近千只,第5天就诊时仅余下300多只。期间开食前饮过1.25%的葡萄糖水,第3天时用施得福进行过治疗,结果效果不佳,最终全部死亡。2病理剖检肝肿大出血,其他病变因雏鹧鸪个体较小不易观察。3细菌分离用病死鸪...阅读详情
  • 鹧鸪的养殖技术方法简介
    2022-11-11
    鹧鸪外形似鸡,大小如肉鸽,稍大于鹌鹑而小于雉鸡(山鸡)。成年公鸪体重0?6―0?85千克,母鸪0?55―0?65千克。母鸪一般在30周龄(180―210天)时达到性成熟,而公鸪则比母鸪迟3―4周方能达到性成熟,因此对公鸪应提前增加营养和光照。鹧鸪一年四季均可产蛋,但以春秋两季产蛋较多。商品鸪一般饲养80―90天,体重可达0?5―0?7千克,肉料比约为1∶3―3?5。鹧鸪生长迅速,饲养期短,生产性能高,繁殖力和饲料转化率均较高,因而具有较高的饲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欢迎。繁殖技术1、繁殖特性。后备鹧鸪长到28周...阅读详情
  • 鹧鸪蛔虫病的防治
    2022-11-11
    鹧鸪蛔虫病是鹧鸪的一种常见体内的寄生虫病,病鸪主要症状逐渐消瘦,皮毛无光泽、蓬乱,而颈部羽毛常竖起,精神不振,站立不动,头颈萎缩,剖检可见肌肉消瘦,小肠内可见有数量不等的蛔虫,严重时可阻塞肠管,虫体长3~4cm,细长,白色,两端较尖。可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①驱蛔灵(枸檬酸哌毕嗪)每公斤体重喂服200~250mg;②左旋咪唑25mg/只,隔1周后再内服一次,也有良好效果。③虫克星(阿辐丁、伊维菌素)喂服0.5片即可。...阅读详情
  • 鹧鸪的运输技术
    2022-11-11
    随着鹧鸪养殖技术的发展,为了引进种雏,供应市场商品鹧鸪以及外贸出口,都需进行活鹧鸪的运输。若没有合适的运输工具和在运输过程中管理不当,往往会使鹧鸪大量死亡。现将我们在养殖鹧鸪的实践中摸索出的运输技术总结如下。一、运输工具及材料运输工具有竹笼、铁笼、纸箱、盛水容器、蔬菜、饲料等。运输工具要求是:通风、安全价廉、方便。1、种蛋:鹧鸪种蛋易碎,最好使用一定规格的运蛋箱,内部有蛋托装置,安全、可靠、损失小。没有运蛋箱可用瓦楞纸盒,并在盒中加上纸格,将蛋装入小格内运输,一般分为10、20、40个等规格。然后将盒子装...阅读详情
  • 鹧鸪的支原体病防治
    2022-11-11
    鹧鸪是一种抗病能力较强的禽种。但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尤其在饲养环境不良时,鹧鸪也会染病。鹧鸪最易患的是支原体传染病。一、症状鹧鸪患病初期,鼻孔流水样或黏性鼻液,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表现为精神不振,食量减少或拒食,逐渐消瘦,羽毛蓬乱,产蛋量下降或停产,有的眼睑肿胀、眼球突出,甚至死亡。二、预防1、每天清除鹧鸪粪便时,先对鹧鸪舍内喷水,防止粉尘飞扬。2、经常刷洗器具,并用0.3%高锰酸钾溶液定期消毒。3、定期在饲料内添加0.02%~0.04%痢特灵,或0.05%~0.1%恩诺沙星,防止该病的发生...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