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在白灵菇生产者中不乏生产效果不好、效益低下者,究其原因,主要是栽培管理的技术问题。这里给读者介绍一种白灵菇栽培新技术――短育优质高产栽培。白灵菇属中温偏低型品种,对温度条件极为敏感,其菌丝适应温度范围较宽,可在4℃~37℃条件下生存,但其生长期间要求以23℃~28℃为宜,出菇温度范围为0℃~25℃,生长前期的菇蕾阶段以8℃~13℃为最适宜,后期幼菇生长以15℃最适宜。从中不难看出,白灵菇生长要求温度先低后高,生产中可调控温度至8℃,最高不宜超过18℃。白灵菇的另一特点是菌丝生长需要相当长的后熟阶段才能达到...阅读详情
-
在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中,蘑菇是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种。蘑菇是几种蘑菇属食用菌的统称,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有双孢蘑菇和大肥菇两种,其中又以双孢蘑菇的栽培面积最大。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蘑菇、洋蘑菇)有棕色、奶油色和白色三个品系,其中白色双孢蘑菇的经济价值较好。在栽培方式上,分为菇房栽培、大棚栽培和稻田露地栽培(又称“大田蘑菇”),种植户可根据生产习惯、资金多少、技术水平等采用适宜的栽培方式。作为我省有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崇州市(常年种植食用菌面积1.5万亩,其中大田蘑菇1.29万亩)的相关科技人...阅读详情
-
白灵菇是一种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珍稀菇种,其栽培技术日益成熟,产品的商品性也越来越高,相信不久的将来,白灵菇也会像金针菇、鸡腿菇一样,成为食用菌大家族中的普通一员而被广大菇农普遍栽培。从目前看来,白灵菇的发展现状还是不尽人意,首先是价格起伏很大,近两年以来,价格就不是很理想,很多菇农种白灵菇的利润很低,究其原因,一是白灵菇的种植供大于求,菇农有货卖不了;二是技术很不理想,白灵菇的产量很低;三是白灵菇的商品性很不理想,一级菇的比例太低;三是白灵菇目前推广的种植技术太繁琐,费工费力,导致种菇的成本增加很多。综合以...阅读详情
-
农作物秸秆及林副产品年累积量巨大,为生产食用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如何生产出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是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依据国家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介绍灰树菇仿野生无公害栽培技术如下。优选栽培场所和原料食用菌对有害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所以要优选灰树菇栽培场所和原料,尽量减少因栽培场所和原料所带来的有害物质积累。①优选栽培场所。栽培场所要选择在空气流畅、四周宽阔,远离交通主干道、工矿企业、禽畜饲养场、医院等污染源,大气质量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水源水质洁净无污染。②优选...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