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金福菇,菇体硕大圆整,肉质白嫩肥厚,营养丰富,香气浓郁,口感甜、鲜,适于鲜销和干制。菇体丛生,柄粗而长,单丛重达14.6千克。菌丝生长温度10―35℃,最适宜温度16―30℃。子实体生长温度15―32℃,最适宜温度18―28℃。温度偏低时,子实体生长缓慢,但菌盖肥厚、饱满,品质好,贮存期长。日照市生物研究所(0633-8234468)引进该菌株后,经脱毒复壮,用发酵后的麦秸、玉米、豆秸栽培,其生物转化率达100%,采收的鲜菇在10℃左右可保鲜1个月。...阅读详情
-
白灵菇菌袋接受低温刺激、进入出菇阶段后,应加强现蕾阶段的管理,否则会因管理不当造成白灵菇菌袋上下乱显蕾,浪费营养,影响菇品商品性及产量。根据大量养白灵菇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建议,仅供菇农参考:一、培养料装袋时,应尽量将料袋装紧,不要留有空隙;菌袋菌丝培养阶段,应保持暗光,温度恒定;菌丝发育成熟的菌袋尽量少搬动,以免引起菌丝损伤。二、菌袋解绳松口后,菇棚温度不能太低,以保持80-85%为宜,如果湿度太低,则会引起头偏干,造成菇蕾多在菇袋中间湿度适宜的部位发生。三、菇棚光线应保持较暗,以利菌丝快速扭结,尽快显蕾...阅读详情
-
一、空心白根菇。菇柄疏松变白,严重时收缩形成中空,发生原因:在子实体生长阶段,由于空气干燥和高温引起。当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下,覆土层含水量较少,菇房内气温在18℃以上时,蘑菇生长快,水分蒸发也快,导致菇体内吸收的水分小于蒸腾的水分而造成。防治方法:白天及时喷水,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早晚喷水后及时通风,降低菇棚温度,保持在14-18℃。二、硬开伞:菌幕和幕柄分离,开伞过早,导致商品性差。发生原因:出菇初期,突遇低温,高温骤降,温差大,菇房温度偏低造成。防治方法:加强菇棚保温措施,注意天气变化,缩...阅读详情
-
生产实践证明,沼渣拌棉籽壳培育蘑菇,比单纯用棉籽壳培育蘑菇有五个好处:一是减少棉籽壳用量,降低育菇成本30%;二是菇产量高,每百公斤培养料可收菇80~100公斤,单产要高20%左右;三是菌丝长得快,出菇早,缩短了育菇时间。四是育菇营养丰富,蘑菇肥厚,色泽好,味道佳,耐贮运;五是菇渣可做很好的农田肥料。沼渣与棉籽壳配制培养料的方法是:将腐熟好的沼渣捞出后滤干至手捏成团现水而不滴水,再将新棉籽壳消毒后用沼水湿透,每60公斤沼渣配140公斤棉籽壳,加1%的熟石膏粉、1%尿素和0.5%的过磷酸钙等,充分混合均匀,...阅读详情
-
干越冬是指大棚双孢菇在整个越冬期停水,使菇床通风干燥,等待翌年春季管理。湿越冬是指秋菇生产结束后,床面停止用水,菇棚通风10天至半个月,让覆土基本干燥。菌床上面打孔,并松动覆土层,使菌层成蜂窝状。拣掉残根死菇,平整床面,补上覆土,调水至土层潮湿为止。调水结束盖上新鲜草木灰,每平方米为2~2.25千克。在晴天、无风天气,应将菇棚南窗打开2~3小时,在阴天、寒冷天气,每2~3天开一次窗,时间可以短些,以保持菇棚空气新鲜。待春节以后,每平方米床面用10千克5%澄清石灰水重调一次,然后按上述办法通风换气,直至大棚...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