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花菇阳台高架栽培
    2022-11-10
    花菇是优质的香菇产品,是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干燥气候等环境因子的刺激,导致菌盖表皮开裂,形成不规则纹理,是香菇的上等品,吃起来滑嫩鲜美。利用阳台高架花菇栽培可实现农业生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具有不占耕地、节约土地、管理方便(不管白天晚上都可以管理)、节省劳力和出菇率高的优点。由于阳台在同等条件下,比耕地栽培湿度低,出菇率比耕地栽培高5%~10%。由于菌筒水分易于管理、污染率低、无鼠害,可提高花菇的品质。同时利用阳台栽培花菇,可减少太阳对阳台的暴晒时间,从而延长阳台使用年限。因此,阳台栽培...阅读详情
  • 袋料杏鲍菇栽培管理
    2022-11-10
    当杏饱菇菌丝长满全袋后,即可采取适应温湿度保其出菇,栽培房温度保持12~18℃,湿度保持90~95%,可向空间及地面喷些水,一般经10~15天就可以出现菇蕾。在这之间应掌握在原基形成到出现小菇蕾时开袋较好,现菇蕾快慢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气温在12~16℃出菇较快,而开袋时间过早会影响出菇量和质量,选择在菌丝未扭结时为宜,为延长予实体保鲜期,采收前2#3天,湿度控制在80~85%左右更好,在管理过程要注意不能把水喷到菇体上,特别在气温高时,会导致菇体发黄,出现污染细菌。如果子实体较大开袋会出现畸形,严重的会出...阅读详情
  • 高温蘑菇“夏菇93”推广
    2022-11-10
    浙江省农科院重点科研成果推广项目--高温蘑菇“夏菇93”推广该项目由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承担。在推广过程中:?1、加强推广宣传力度:通过参加全国会议、各种杂志、刊物及新闻媒体以多种形式宣传介绍高温蘑菇的品种特性和栽培技术,充分利用“浙江省高温蘑菇推广协作组”推广网络,扩大了高温蘑菇的影响;2、提供优质原种和高产栽培技术:通过举办各级技术培训班、现场指导和技术咨询,使菌种和栽培技术落实到户,累计200余人次参加学习,下基点技术辅导30多人次。向省内外发放原种2500多瓶,麦粒母种200多支,本省推广面积10余...阅读详情
  • 白灵菇的人为调控短育栽培技术
    2022-11-10
    一、白灵菇属中温偏低型品种,对温度极为敏感,其菌丝适应温度范围较宽,可在4℃~37℃的温度下生存,但其生长期温度以23℃~28℃为宜,菌丝后熟温度要求在5℃~30℃,出菇温度范围为0℃~25℃,但生长前期的菇蕾阶段温度以8℃~13℃为宜,后期幼菇生长温度以15℃为宜。从中不难看出,白灵菇子实体生长要求温度先低后高。二、白灵菇的另一特点是菌丝生长需要相当长的后熟阶段才能达到生理成熟,即白灵菇菌袋在发满菌丝后,不能像平菇那样直接出菇,必须要经过一个菌丝后熟期才能出菇。根据菌株特性不同,该阶段一般需60天左右,...阅读详情
  • 白令菇的栽培技术
    2022-11-10
    白令菇又名白阿魏菇,原产自新疆,故又叫天山神菇。其栽培技术简易,周期短、适应性强、质嫩味鲜、色泽洁白,是营养价值高的珍稀食用菌。白令菇菌丝较一般侧耳品种更浓密洁白,抗杂力强;子实体丛生或单生,菇体洁白,肉质肥、厚实,菌柄粗长,菇盖质地脆嫩,白色褶纹,条顺直;成熟时菌盖顶呈内卷状,而远距离运输,单朵鲜重50-160克。该菇属中低温型菇菌类,菌丝体生长最适24-27℃;出菇温度8-20℃生长最快,质量最好;抗干旱能力强。子实体生育期空气最佳相对湿度84%-95%,菌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都需新鲜的空气,二氧化碳...阅读详情
  • 塑料大棚栽培猴头菇技术
    2022-11-10
    猴头菇是一种具有特殊风味和较高营养保健价值的中高档食用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鲜猴头菇的销售市场逐步扩大。普及猴头菇栽培既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又可帮助菇农致富。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一、塑料大棚建造选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环境洁净地方建棚。大棚规格:东西长45米左右(根据栽培规模大小确定),南北宽8米,北墙高(含下挖深度)2.8米,南墙高1.6米,南北每隔15米砌一分隔墙。墙为砖结构,北墙为双层空心墙,以利保温;南墙每隔3米设两窗以便通风。棚内地面下挖50厘米,棚顶面采用无滴膜覆盖保温。有条件的菇农也...阅读详情
  • 蘑菇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2022-11-10
    一、真菌性病害1、褐腐病。又称白腐病、水泡病。病菌孢子通过覆土带入菇房,由空气和害虫传播。当菇房空气不流通,遇高温高湿时发病重。在菇床上形成大量白色菌丝体,感病后,子实体菌柄肿大成泡状,严重时形成畸形菇,变为褐色,或形成菌盖菌柄不分的白色絮状菌球。防治方法:主要对覆土进行消毒。将覆土置于空房内,按每平方米5毫升甲醛加3克高锰酸钾的比例熏蒸24小时后,才能使用。菇床上若发现病菇,应立即停止喷水,通风降温至15℃以下,湿度不超过85%,在病区喷1%-2%甲醛液。发病严重的菇床应更换覆土,烧毁病菇,将所用工具用...阅读详情
  • 茶薪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10
    茶薪菇菇体肥厚,菌柄脆嫩可口,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含量较高,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高产栽培应掌握好以下关键技术。选择优良菌种优良菌种的苗丝洁白、浓密、粗壮、生长旺盛且均匀一致。凡发现菌种中有黄、绿、黑、桔红等颜色的均为杂菌感染,这样的菌种应禁用。选择最佳栽培期茶薪菇出菇适温为16℃~30℃,一般在3月接种,各地也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时间栽培。配置原料生产茶薪菇栽培料的配方为:棉籽壳50%、木屑26%、麸皮15%、玉米粉5%、石膏2%、磷肥1%、石灰1...阅读详情
  • 茶薪菇栽培技术焦点难题的破解
    2022-11-10
    茶薪菇,近年来新开发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一种珍稀菇品,成为各地推广栽培品种的亮点,仅福建省古田县年栽培量达到1亿袋。但由于茶薪菇的栽培历史不长,生产管理缺乏规范化,加上该菇菌丝体和子实体含有一股杏仁香味,所以病虫害比较多,致使产量低,品质下降。笔者就茶薪菇栽培技术焦点难题进行综合剖析,并提出措施,供菇农生产实践中参考。1培养基配方误区影响产量不达标1.1高产标准根据茶薪菇生物学特征和生理生态条件达到要求时,其生物转化率可实现133%,按照现有古田菇区现状,通常采用15cm×30cm的栽培袋,每袋装干料30...阅读详情
  • 白灵菇迟出菇与不出菇的原因
    2022-11-10
    一是错过接种期。其原因多为原料准备跟不上,或灭菌灶没衔接好。由于接种时间延误,气温逐渐下降,菌丝发育缓慢,生理不能成熟,无法转入生殖生长。到了菌袋生理成熟时,气温升高,温度已不适应,造成整批菌袋不出菇,即使出菇也是菇体偏薄、品质较差。二是配方不科学。白灵菇菌丝生长需要高氮营养物质,故发菌培养菌龄超过百日,如果养分积蓄不能满足营养生长时,就难出菇。基质中氮的浓度过高时,菌丝生长过旺,拖长营养生长时间,反而抑制原基形成。当菌丝进入生殖生长时,已错过自然低温刺激的良机,也不出菇。三是养菌管理欠妥。接种后的菌袋在...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