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1、烂棒原因分析1.1菌种选择不当。有的菇农选择生长力不强,发菌缓慢的菌种,容易导致杂菌感染,发生烂棒。1.2季节安排不当。一是春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迟或秋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养菌期间温度过高,菌丝体内细胞质营养液流出,表现吐黄水现象。出现吐黄水的栽培袋,袋内菌丝被粘液包围,生理活动受到限制,菌丝逐渐死亡,高温高湿条件下其他杂菌趁机感染,造成烂棒。二是秋栽黑木耳栽培季节安排过迟或春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发菌期间气温低于20℃,菌丝生理活性低,发菌缓慢,不能迅速地占领培养料,引起杂菌感染,导致菌棒腐烂...阅读详情
-
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目前已经实现规模化、袋料化栽培。但由于粗放的栽培方式、缺乏科学、配套的防治病虫害措施,使得病虫害日趋增加,危害增大,已成为黑木耳高产、稳产的重要限制因素。所以,有效地控制黑木耳病、虫及杂菌的危害是实现黑木耳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环节。食用菌病、虫及杂菌的防治一定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要特别强调环境卫生和改进栽培技术措施的作用,选择生长势好、抗逆性强的品种,控制病、虫及杂菌的发生。如果确需化学药剂作辅助治疗,则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并做到适时、适量、合理使...阅读详情
-
一、配好袋料:最佳配料比为:棉子壳35.5%、玉米心40%、锯末20%、玉米糁4%、复合肥0.5%。二、调好酸碱度:袋料的酸性大时,易生杂菌如绿霉菌、黄霉菌等;袋料的碱性大时,影响菌丝正常生长。袋料中加入3%生石灰粉、1%石膏粉后,其酸碱度合适。三、浸泡好料:先将干玉米心用石灰水浸泡72小时,并搅拌2~3遍,然后再加上棉子壳、锯末、复合肥、玉米糁、石膏粉,再连翻2遍,搀匀后堆闷24小时,即可装袋。四、高温消毒:袋料装入锅炉时,要留有空隙,以便于上汽均匀。当锅炉内温度升至100℃时,应保持12小时以上。五、...阅读详情
-
黑木耳是我国名贵的土特产品和传统的出口产品,由于它生产成本低、见效快,很受农民的欢迎。以袋料栽培为例,一般每袋成本为0.25~0.65元,可产干耳50克,以每公斤50元计算,每袋可得2元纯利,每亩可收入2.4万元,一年可种植两茬,即获利4.8万元。一、黑木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1.温度木耳属中温型,发菌和出木耳温度约在20~25℃较为适宜。2.湿度培养菌丝体时,环境湿度50%~60%即可,出耳时要求环境湿度达80%以上,培养料的湿度要偏大,以使后期出耳时水分充足,一般应达到65%左右,可凭手感粗略测定,用手...阅读详情
-
哪些林地较适宜栽培黑木耳地势平缓、背风向阳、郁密度50%左右并均匀、交通和水源方便、远离污染源、林下杂灌木稀少,便于摆袋成床和管理的天然林(樟子松、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白桦次生林、疏林地等)、人工林等。...阅读详情
-
1.适时采收。人工栽培的黑木耳,种一年,收三年,当年初收,次年盛收,第三年罢收。每年接种一批椴木,便可连续生产。①采收的成熟度。耳色转浅,由黑变褐,耳片边缘舒展软垂下来,肉质肥厚,耳根收缩,腹面已产生白色孢予粉,此时应立即采收。②采收季节。分春、伏、秋三个阶段:从清明到小暑前采收的叫春耳,这段时间的木耳,朵大肉厚,色泽灰黑,吸水膨胀率好,质量佳;从小暑前采收的叫伏耳,此时由于气温高,病虫害也多,容易造成烂耳,质量差,但是产量最高;立秋后收的叫秋耳,朵形略小,肉质中等,质量好于伏耳次于春耳。注意:采春耳和秋...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