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黑木耳绿霉病症状菌袋、菌种瓶、段木接种孔周围及子实体受绿霉菌感染后,初期在培养料段木或子实体上长白色纤细的菌丝,几天之后,便可形成分生孢子,一旦分生孢子大量形成或成熟后,菌落变为绿色,粉状。防治①保持耳场,耳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②耳房、耳场必须通风良好,排水便利。③出耳后每三天喷1次1%石灰水,有良好的防霉作用。④若绿霉菌发生在培养料的表面,尚未深入料内时,用PH10的石灰水擦洗患处,可控制绿霉菌的生长。烂耳(又名流耳)症状耳片成熟后,耳片变软,耳片甚至耳根自溶腐烂。防治①针对烂耳的原因加强栽培管理...阅读详情
-
施用黑木耳增产剂,可提高产量15%-30%,增产剂配置、使用方法如下:1、原料及配方。萘乙酸1%、硼酸14%、硫酸锌20%、硫酸镁26%、淀粉39%,充分拌混匀。用玻璃瓶或塑料袋按50克1份分装贮存备用。2、使用方法。在黑木耳子实体形成前,结合喷水施用。每50克加水50升,稀释后用喷雾器喷于栽培袋上,以喷湿料面为止。另一种黑木耳增产剂的配方为:尿素250克,葡萄50克、多菌灵70克、乐果25克。以上原料依次放入25公斤水中充分溶解,即成增产剂。使用时,将快出耳的菌袋放入此剂中浸泡1小时,捞出后堆成“井”字...阅读详情
-
木耳菜(落葵)属喜温叶菜类。在北方只有春夏两季可以生产,冬季生产很困难。但若采用日光温室、电热线栽培方法,则可在冬季进行生产,并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和效益。一、品种选择推荐选用大叶木耳菜。该品种是一年生蔓生作物,生长势强,分枝多,营养价值很高;茎粗,绿色;叶片肥厚,深绿色,嫩叶柔软、光滑、肉质;叶柄浅绿色;耐高温、耐干旱、耐潮湿。二、浸种浸种24~48小时,浸种方法为:用凉水浸泡30分钟,然后倒入热水,并不断地搅拌,使温度控制在55~60℃,保持这一温度30分钟。而后加入500倍的多菌灵或1000倍的高锰酸钾...阅读详情
-
黑木耳绿霉病症状:菌袋、菌种瓶、段木接种孔周围及子实体受绿霉菌感染后,初期在培养料段木或子实体上长白色纤细的菌丝,几天之后,便可形成分生孢子,一旦分生孢子大量形成或成熟后,菌落变为绿色,粉状。防治:(1)保持耳场、耳房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2)耳房、耳场必须通风良好,排水便利。(3)出耳后每天喷1次1%石灰水,有良好的防霉作用。(4)若绿霉菌发生在培养料的表面,尚未深入料内时,用PH10的石灰水擦洗患处,可控制绿霉菌的生长。烂耳(又名流耳)症状:耳片成熟后,耳片变软,耳片甚至耳根自溶腐烂。防治:(1)...阅读详情
-
黑木耳是我国名贵的土特产品和传统的出口产品,由于它生产成本低、见效快,很受农民的欢迎。以袋料栽培为例,一般每袋成本为0.25~0.65元,可产干耳50克,以每公斤50元计算,每袋可得2元纯利,每亩可收入2.4万元,一年可种植两茬,即获利4.8万元。一、黑木耳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1.温度木耳属中温型,发菌和出木耳温度约在20~25℃较为适宜。2.湿度培养菌丝体时,环境湿度50%~60%即可,出耳时要求环境湿度达80%以上,培养料的湿度要偏大,以使后期出耳时水分充足,一般应达到65%左右,可凭手感粗略测定,用手...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