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防治制种阶段杂菌污染最重要的是控制住在栽培前期以木霉菌、青霉菌、链孢霉菌、曲霉菌、根霉菌、毛霉菌、酵母菌及带有芽孢的细菌污染。要采取综合防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是选用优良菌种和不霉变的培养料。选择抗杂能力强、无杂菌、生长旺盛、不老化的菌种,培养料中的麦麸最好不超过15%,并加入1%的石灰粉,1%的石膏粉来提高其碱性程度。二是正确应用灭菌技术在制种中对培养基的灭菌,既要达到彻底灭菌,又不能因灭菌时间过长而使培养料的营养成分受到影响。在灭菌中使用袋口的棉塞潮湿,可在接种室将棉球用火焰烧烤或撒白灰或用灭过菌的...阅读详情
-
桑树夏伐后的副产品----桑条多用来做燃料烧掉或堆积园内自然腐烂,造成极大浪费。自2000年以来,我们试验推广利用桑条末作原料培植黑木耳获得成功,试验表明:667平方米产干桑条300―400kg,产干木耳30―40kg,价值1200―1600元,再加上蚕茧收入每667平方米桑园收入3700―4000元。其技术简单易学、投资少、效益高,现将该项技术介绍如下。一、工艺流程桑条粉碎--→配养基配制--→装袋--→料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体培养--→出耳管理--→采收。二、栽培季节安排栽培季节,既要考虑菌...阅读详情
-
黑木耳是东北的主要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往往产生杂菌,严重影响黑木耳的产量。只有了解黑木耳的主要杂菌并知道造成杂菌污染的原因,才能防止杂菌的生成。1耳木上常见的杂菌1.1牛皮箍属草菌类,多为栗壳色(边缘黄褐色),少为笋片色。子实体紧贴在耳木上,边缘不翘,状似贴膏药,严重时,贴满耳木,引起木质部粉状腐朽。长有此菌的耳木不产生耳芽。此苗在潮湿和连续阴雨天气发生严重。1.2金边蛾也称褐轮韧草菌。子实体的基部贴在耳木上,边缘翻起如檐状,黑色表面形似干的黑木耳,贴着耳木的不孕面呈灰红色。在阴湿多雨天最易发生。1.3...阅读详情
-
清除林缘、林下的灌木、杂草以及地面上的枯枝落叶,使林下有良好的通风环境;沿坡向做高20,宽120-150的菌床、50的作业道。摆袋前,需向菌床面喷洒杀虫剂,消灭地表土层中的充卵,而后撒一层白灰消毒,抑制杂菌的滋生。...阅读详情
-
绿叶木耳菜是一种集观赏、食用为一体的花卉型保健蔬菜。该菜叶片鲜嫩多汁,食之味如黑木耳,营养极其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钙和蛋白质等。常食此菜,有健脑降压、补骨增智、强身健体之功效。无论炒食还是做汤,均清香爽滑可口。绿叶木耳菜属藤蔓型蔬菜,枝蔓繁多,人们可利用这个特点,来绿化庭院阳台。它叶片宽大肥厚,光滑油亮。米粒似的小花红白相间,星星点点散露于叶丛中,鲜艳夺目,很是迷人;由青变紫再转黑色的肉果一串串缀满其间,极富情趣。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如果利用阳台、庭院种植一些,不仅可供全家食用,而且还美化了居住环境,实...阅读详情
-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保健意识的增长,近年来黑木耳销售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有新的变化,其传统栽培模式――段木栽培已将“难撑”。其一:木耳资源消耗太大,不利长远发展。其二:依靠半天然的人工管理单产低下,栽培效益不稳定。时代进步急需提高效益,产业化呼唤栽培革新。面对黑木耳袋料栽培成活率低,杂菌易污染,产量低,是食用菌界普遍头痛的难题。龙泉市安仁富忠食用菌场科技人员进行了科学大胆的探索栽培,历经三年最终掌握了其栽培要点,在接种成功率、出耳产量和质量都较原来有很大的突破,近一年多来辅导一批耳农走上致富路。现将栽...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