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猪水肿病又名大肠杆菌毒血症,是由致病的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保育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本病往往突然发生,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麻痹,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以及胃壁和肠系膜水肿等特征。发病原因该病主要发生于仔猪断乳前后,摄入营养成分的改变,饲料蛋白质比例偏高且过于单纯,青绿饲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引起胃肠机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大量繁殖,分泌肠毒素而致本病。另外仔猪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差和温度变化都会促使本病发生。临床症状本病呈散发性,仅限于某猪场或某窝仔猪,不会引起广泛传播流行。在一窝发病的仔猪...阅读详情
-
众所周知,夏季,在市场上交易的仔猪和母猪遭受着炎热的痛苦,采食量减少、生长速度减慢,泌乳量也会降低。但是我们却常常没有意识到,在一年中的寒冷天气里,仔猪也同样或者更大程度的遭受着寒冷的痛苦。有害的结果包括生长缓慢,饲料有效利用率降低,脂肪损耗,对疾病(像仔猪腹泻和肺炎)变得易感,死亡率增高,并且增加了咬尾的发生率。当天气变得寒冷的时候,仔猪试图通过增加自身体内产热,减少热量散失来适应寒冷。寒战增加代谢性产热,增加采食量,增加的热量来自于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的消化,它们有助于仔猪取暖。这点会让人觉得仔猪会增加采...阅读详情
-
搞好冬季养猪工作应围绕御寒这个问题展开,主要掌握以下九个要领。1.提高猪舍温度。提高猪舍温度的办法很多,但简便、经济、实用的办法有四种。一是开放式猪舍覆盖塑膜。最好是覆盖双层塑膜,虽然成本比单层塑膜覆盖高些,但保温效果较好。这种办法适宜肥猪舍和非哺乳母猪舍。二是封闭式养猪车间实行锅炉式暖气供热。三是开放式猪舍暖气供热加塑膜覆盖。四是暖气供热加电热器,适宜于哺乳母猪舍。2.猪舍外围墙壁要厚实严密。猪舍的后墙、山墙、前墙在冬季时要增加保温设施。为此,可以堆放作物秸秆,可以临时砌泥土坯。最好是在猪舍初建时,就把...阅读详情
-
笼养肉猪能减少猪的活动量,降低热能消耗,与圈养相比日增重提高200克左右,是一项“短平快”的高效养猪新技术。但由于赶猪进笼,活动空间小,难免会出现一些生理和病理上的问题,因此要注意防治如下“五症”:一防恐惧症 要选2月龄二元或三元杂交断奶子猪,进笼前禁食两顿,只供适量饮水。在晚上安排进笼,对子猪头部和前后腿进行适当保定,以防子猪前后冲撞。上笼后要适量饲喂,对猪体进行抚摸和反复刷拭,尽快消除子猪恐惧感。二防“厌笼”症 加强温湿度管理,猪适宜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55%~60%。夏季气温超过33℃时...阅读详情
-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生产实践证明,现时的猪场中,由于传染病引起的猪只死亡有40K―50K与猪瘟有关,而依靠购买仔猪进行肉猪生产的养殖户,因猪瘟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在我国猪瘟免疫密度普遍较高的情况下,猪瘟免疫合格率仍普遍较低,尤其是在规模较小的养殖场户,猪瘟的发生和流行更为严重。在一些小型养殖场,往往只注重继发或并发疾病的治疗,而忽视原发猪瘟的防制,盲目进行药物治疗,结果遭受了更大损失。1、当前猪瘟流行和发病特点近年来,我国猪瘟的流行...阅读详情
-
养猪大户田广友的干式无臭养猪法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同行的兴趣,认为这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养猪新法。现将这种养猪新法介绍给大家。一、工作原理干式无臭养猪法又叫发酵床养猪法,是利用有机塑料建成一个发酵床,猪排泄出来的粪便被垫料掩埋,水解过程中无需用水冲洗粪便,所需的水只要满足猪只饮用就行了,所以称干式无臭养猪法。二、工作方法1、圈舍要求一般要求猪舍坐南朝北,这样的圈舍采光好,利于发酵;而且通风良好,不臭也没蚊蝇。用大棚,冬天采光好、保暖,猪可以安全越冬;夏天放下遮阳膜,把四周裙膜摇起,可以通风、降温。2、建垫料床用...阅读详情
-
在鸡蛋清中加入抗生素制成蛋清抗生液,可用于治疗仔猪腹泻。事先对注射针头和碗等用具蒸煮消毒。选新鲜鸡蛋,取蛋清放入碗内。用大号针筒安上针头,抽取蛋清10~15毫升,配入2~4毫升40万单位青霉素或氯霉素,反复抽注混匀,制成蛋清抗生液。排除针筒内的空气和泡沫,在仔猪颈部肌肉或尾根与肛门中间凹陷处的交巢穴注射,每头仔猪每次注射4~5毫升,注射1~2次即治愈。...阅读详情
-
仔猪白痢是仔猪的常见病之一。用锅底灰治疗仔猪白痢,不花钱,效果好,治愈率可达95%以上。锅底灰的药名叫百草霜,是用麦秸、稻草、芦苇等植物秸秆为燃料烧锅,在锅底留下的黑灰。用锅底灰治疗仔猪白痢的方法:对刚出生还不会吃食就患白痢的仔猪,将新铲下的锅底灰100克,拌入已调配好的母猪饲料中,母猪吃后,仔猪只要吃5次母猪的奶,前后约经过15--20个小时,其粪便就会变得正常;对已会自己吃食患了白痢的仔猪,可以将锅底灰拌入仔猪饲料中直接饲喂,每头仔猪用锅底灰6克,仔猪食后6小时,白痢就可以治愈。...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