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疫苗的应用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靠综合防控措施来控制该病的发生和传播,现在预防该病的疫苗主要是灭活苗和弱毒苗。灭活苗一般是将免疫原性强的完整病原灭活,用以接种动物。由于灭活苗不能高效进入MHCⅠ类途径,所以难于诱导产生细胞毒性T细胞(CTL)。弱毒苗可以很好地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但弱毒苗毕竟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具有潜在的危险,而且通过常规的血清学方法一般与自然感染无法区分。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各国学者也试图研制基因工程疫苗用于该病的防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Wang等将编码的ORF...阅读详情
-
能否控制疾病,是猪场养殖成败的关键,专业化猪场控制主要传染病,在现阶段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简介如下。一、疫苗接种病毒性疾病必须靠疫苗保护,如: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口蹄疫等。免疫规程要科学,如:蓝耳病毒对猪瘟免疫应答干扰严重,所以一般先免猪瘟,隔7~10天再免蓝耳病。育肥猪免疫规程可如下安排:21日龄首免猪瘟,42日龄二免猪瘟,均用4头份。28日龄首免支原体,50日龄二免。蓝耳病35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口蹄疫42日龄首免,国产高效苗每头2毫升;70日龄二免,国产高效苗每头3毫升;出栏前10个月(高...阅读详情
-
一、选种与繁殖1、选种。后备母猪的选育应在正规种畜物核心群母猪2―4胎中挑选发育好、无病、生殖器官发育正常乳头6―7对,排列均匀的作为种猪,采用限量饲养法。2、配种。后备母猪配种年龄为8―10个月,体重在100-110千克。由于瘦肉型母猪的发育症状不明显,平时要勤观察。发现阴户由粉红转为紫红,校任其背部表现安定时开始配种,早、晚及次晨各配种一次,两次相隔个一12小时。利用杂交优势,尽量发展三兀来生产。二、饲养与管理1、配种母接不能过肥或过瘦,一般每天喂混合精料2―2.5千克,口喂2次,日根营养水平:能量3...阅读详情
-
适时配种是提高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关键。猪的生殖生理是确定适期配种的基础。母猪的发情持续期平均约59小时,排卵时间是在发情开始后25~36小时(平均31小时)。在输卵管内,卵子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为8~12小时,而精子为25~30小时。因此,精子应在卵子排出之前2~3小时即发情开始后20~30小时到达输卵管壶腹部。过早或过迟交配,均会因精子或卵子活力丧失而影响受胎率和产仔数。在实际工作中,适时配种是与发情鉴定联系在一起的。掌握母猪发情的表征,可归纳为“五看”。即一看阴户,由充血红肿到紫红暗淡,肿胀开始消退并出...阅读详情
-
生猪生产是我国农业的优势产业。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67%左右,是人们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猪的粪、尿对农业增产和有机农业的发展将起到更大的作用。养猪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猪的综合利用发展潜力很大,有待于深入开发,猪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尚需进一步开拓。因此,应高度重视生猪生产的遗传基础、物质基础和生存基础,推动生猪生产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目标前进。1重视猪的营养和饲料配合饲料是养猪的物质基础,猪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和生产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来自饲料。在生产实践中可以见到,有些猪的体重逐日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阅读详情
-
2.吃足初乳,固定乳头(1)吃足初乳。初乳是仔猪早期获得抗病力最重要的来源,而且初乳中含有镁盐,具有轻泻性。初乳的酸度高,有利于消化道活动,可促使胎粪排出。因此,仔猪出生后,必须保证吃足初乳。仔猪出生后,在擦干仔猪全身和断脐后,应立即放入护仔保温箱内,待全部仔猪产出后,立即人工辅助哺乳。也可随产随哺,以使仔猪尽快吃到初乳。若母猪无乳,应尽早辅助仔猪吃到寄养母猪的初乳。(2)固定乳头。仔猪有固定乳头吸乳的习惯,开始几次吸食哪个乳头,一经认定即到断奶不变。初生仔猪开始吸乳时,往往互相争夺乳头,强壮的仔猪争先占...阅读详情
-
由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腹泻主见于0~4日龄,可在仔猪出生后2~3小时就发生。原因在于仔猪从脱离子宫到吃奶期间,吮吸被致病大肠杆菌污染的母猪皮肤、乳头及初乳而受感染,冬春季节发生率高于夏秋季节。症见仔猪排出黄色水样或溶糖状腹泻物,有臭味,腹泻物常与环境中灰尘粘在一起形成痂附着在猪尾巴和肛门周围,发病猪一般精神状况良好,经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高于初产母猪,原因在于经产母猪乳腺比较发达,乳头管较粗,所以初乳较易受到环境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发病猪少见脱水症状,如及时治疗,少见死亡。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阅读详情
-
一、气候因素1、温度:在低温环境下,特别是冬季,如贼风、寒冷的地面、低温环境下对猪不当的冲洗、保温条件差都可降低猪的抵抗力,增加肺炎的发病率。随着夏季温度的升高,致使室温过高,也可造成肺炎发病率提高。2、湿度:湿度过高,病原体易生长繁殖,增加发病的机率,但对于室内饲养的猪,适当增加室外的湿度可增加尘埃等悬浮物的沉降速度,从而减轻肺炎的发生。3、通风:大部分猪舍每小时的通风次数只有2~4次,对于饲养密度高的猪舍是不可能降低空气的危害的。在肺炎发病率高的猪舍,其通风往往比肺炎发病率低的猪舍差得多。4、季节:不...阅读详情
-
一、后备母猪选留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个月选留。方法是结合家系繁殖性能,选留发育好、奶头多且无异常、奶头和阴门大而正常,同时要求后腿开阔,最好是两排奶头间隔较大,脐前有三对奶头的母猪留种。选留后适当限制饲养,不使母猪过肥或过瘦(达到美国5级评分标准的2.5-3级,看不到椎骨、肋骨,但可摸到椎骨,摸不到肋骨)。二、胎龄结构控制3-6胎母猪繁殖性能处于最佳时期,为保证母猪的群体繁殖力,这一胎龄阶段的母猪宜保持在60%左右,头胎、2胎母猪为30%-35%,7胎以上为5%-10%。三、母猪配种1.配种技术通过外激素,...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