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早期壮苗南美白对虾食性杂而且食量大,虾苗刚从苗场放入虾池养殖,如果营养跟不上,就会给整个养殖过程带来病害的威胁,就是SPF(无特定病原)虾苗也难以保证养殖成功。如果在虾苗入池后立即加喂少量的免疫球蛋白动物性饵料,如蚝肉和鲜鱼肉糜,可以提高虾苗对外界刺激的应激能力,显著提高虾苗成活率。中期防病由于南美白对虾食量大,投饵量可按其生活习性进行调整,每天可投喂5~6餐,白天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35%,晚间投65%。每星期加喂两餐免疫球蛋白,按3%~5%拌在饲料中以提高虾体的抗病力。后期催肥在中期的养殖基础上,加大...阅读详情
-
南美白对虾适应水温为11~36℃,生长适宜水温为23~32℃,当水温降至18℃时停止摄食,9℃时开始死亡。甘肃省常年气温偏低,适宜南美白对虾生长的时间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通过塑料棚积温来提高水温,延长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周期,2006年在永靖县进行了养殖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一、材半斗和方法1.养殖条件(1)场地选择:试验选择在黄河上游永靖县,虾池建在远离闹市区、工矿区,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向阳通风的地方,池底硬质泥底,并能顺利排干池水,交通、供电方便。(2)塑...阅读详情
-
活三疣梭子蟹俗称梭子蟹、枪蟹。头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胃心区有三疣状突起。螯足长大。雌性深紫色。北自辽宁南到广西各海均产。(1)暂养保活选流刺网产的雌蟹。渔船回港收购,要挑合符出口规格和鲜活的蟹入沙池暂养。养期不定,最短得3天以上。方法以沙池为佳。即选择灌排交换水方便,底质沙壤的海滩,筑堤夯实建池,池底平坦,面积30米×4米。放进新细沙厚度20厘米,便于蟹掘沙潜伏。每平方米放养7~8千克为宜。水位视气温冷热变化掌握升降,一般蓄持离沙面10厘米左右,一种海区水层挂养。即用暂养架结网箱,水深3~4米,硬竹筐装,牢...阅读详情
-
近年来,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发展很快,但由于养殖环境的恶化及某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南美白对虾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在细菌性疾病中,尤以黑鳃病和烂鳃病常见,对养虾业影响很大。现笔者依据多年从事对虾疾病防治的实践,谈谈南美白对虾黑鳃病和烂鳃病的防治体会。一、黑鳃病和烂鳃病发生的原因1.不重视肥水和养水。有些养殖户在放苗前不注重肥水培藻,放苗后不重视养水,致使池水缺乏有益藻类,水体光合作用弱,溶解氧长期偏低,pH值不稳定,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积聚过多,从而损害对虾鳃部。另一方面,水质不稳定,致病菌容易繁...阅读详情
-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做好春季管理是黄鳝养殖成功条件之一。下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春季黄鳝养殖的管理要点:1.准备工作。清明前后,一般水温稳定在10℃以上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做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养殖池周围环境进行清扫,然后进行药物消毒。方法是用生石灰制成50克/升饱和石灰溶液后,滤出清液,加10克/升的烧碱搅匀制成强碱消毒液,然后用此液对养殖池周围进行喷洒消毒。最后,揭去鳝池表面的越冬覆盖物,并立即向泥面和池内壁喷洒消毒液。完成以上工作后,检查黄鳝越冬情况以及鳝池的设施是否完好。同时,池内泥埂也要修整种植...阅读详情
-
近几年来,由于河蟹市场看好,人工养蟹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所以,养蟹已成为人们发家致富的途径之一。但由于养蟹需要一定的养殖条件和技术,必须对河蟹的基本知识,生态生长及所需水域条件等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初次养蟹必须慎重一定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上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河蟹的基本知识河蟹,人们一般叫它毛蟹,因为螯足上有很多绒毛,通常又叫螃蟹,以其横行而得名,故又称横行将军。由于湖泊及大水面增殖放流人们又叫清水大闸蟹,生长在长江流域的叫长江蟹,生长在辽河水系的叫辽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河蟹喜欢...阅读详情
-
青蟹的步足基节和腹节的部位呈水肿状。此病是因池水太淡,导致青蟹生理机能失调而引起的。在内湾捕获到的青蟹亦有发现此病。防治方法:保持池水盐度在适宜范围,可预防此病的发生。发病时,必须将病蟹分开饲养,以免传染。及时调节池水的盐度,能使轻病者得到挽救。...阅读详情
-
我国的对虾养殖池塘大多是20世纪80~90年代建造的,由于当时虾池建设的标准低,经过多年的养殖,虾池的老化程度日益加深。近年来这些虾池养虾产量低,易出现病害,使很多养殖户养虾严重亏损,甚至有一些虾池荒废,造成资源闲置。随着养虾业的发展,沿海地区适合开发养虾的地方已经开发利用,再大面积开发土地发展养虾已很有限。要使养虾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必须在改造低产老化虾池方面做文章。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虾养殖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些改造措施和新的养殖理念,以期为我国的对虾养殖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老...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