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大水面湖泊养殖河蟹无法设置防逃设施,河蟹外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河蟹外逃有一定的原因,如能正确掌握,同时采取适当措施,就可以大大减少损失。一、及时捕捞,防生理成熟外逃。河蟹具有在淡水中生活、长大、到通海的河口或浅海中进行繁殖的生活习性,每年秋季西风一响,性成熟的河蟹便纷纷离开平时生活的淡水水域到淡咸水中交配,入海产卵。即使不具备入海条件的大水面,因河蟹“生理成熟”的需要,也会盲目上岸逃跑。所以,要及时做好捕捞工作。二、提供充足饵料,防饵料不足外逃。河蟹食性很杂,但最爱吃动物性饵料,也吃食水草等植物性饵料。...阅读详情
-
为了探索南美白对虾健康高效养殖模式,进一步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笔者于2004年~2005年在杭州乔司南美白对虾养殖示范基地开展了南美白对虾一年双茬生态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池塘条件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无污染。池塘面积3亩~5亩,平均水深1.8m,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塘进、排水方便,由上层管道进水,由池底中央铺设管道排污,且每口池塘配备功率为0.75kW~1.5kW的增氧机2台~3台。二、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清塘消毒首先,彻底清除池塘内的淤泥和杂草,放养前干塘曝晒20天~30天...阅读详情
-
虾苗放养前,必须清除一切不利于对虾生存的捕食性、竞争性、破坏性及致病性生物。清池之前,即应安装滤水网,避免用药后仍有敌害生物从闸门缝隙进入池内。清池时间,一般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以提高施药效果。清池的方法,一是收虾后尽量将池水排干,通过冬季前的几个月的曝晒与干冻,杀死大部分敌害生物;二是有积水的虾池,可在虾池施肥繁殖基础饵料生物前10天左右,根据水中敌害生物的状况,选取合适的药物进行清池。但须注意,应顺风施药,可借助风力泼洒均匀。下药后应不断搅拌,使积水与药物均匀混和。注意虾池死角、积水边缘、坑洼处、蟹穴内...阅读详情
-
黄鳝对饵料的选择性较强,在长期投喂一种饵料后,就很难再变换饵料。一般在放养后2天-3天内不投食,以后投喂混有蚯蚓的混合饵料,并在饲养过程中逐渐减少蚯蚓的成分,直到习惯后完全投喂混合饲料。如有条件培育蚯蚓,保证长期饲喂,将更有利于黄鳝的生长发育。...阅读详情
-
蟹池栽种适量水草能够净化水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河蟹生长有利。但水草过多,也会对河蟹造成危害。近日,安徽和县许多地方出现河蟹死亡,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池中水草没有很好地控制,出现了“疯长”的现象,加之遭遇梅雨季节,天气沉闷,气压较低,阳光不足,致使水草腐烂,水质变坏,水中严重缺氧,使水体环境被破坏。针对这一情况,和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指导养殖户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人工清除漂浮的水草及腐烂的水草应随时捞出水面。池中生长过多的水草可以利用刀具割除,并移出池外。但应注意每次同一池中不能割得过多,可以在同一池...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