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建黄鳝水泥池有些什么基本要求?  
    2024-06-25
    水泥池可视具体情况而设计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均可。池壁做成单砖(墙厚6厘米)或做平砖(墙厚12厘米)均可。池角竖起一块砖,用灰沙抹平后成圆角,以防黄鳝成S状上窜时,凭借直角间的相互作用力而逃出池外,池壁顶端还需砌一块向内的探头砖,起防止池内黄鳝直接顺池壁上跳而逃出池外的作用。池的内壁和池底用水泥砂浆抹平。池底的一端留孔作排水孔,若使用水渠自动供水的,还需在池的另一端开上一个孔,作为进水孔。为方便能排干池水,我们主张尽可能修建地上池,即直接从地面砌砖建池。同时,应将池底做成斜面,使其向排水孔一边略微倾斜。...阅读详情
  • 蟹池日常管理要点
    2024-06-26
    蟹池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检查,观察河蟹活动吃食情况,有无残剩饵料,有无死蟹、病蟹情况发生,有无敌害,是否河蟹逃逸迹象,看池塘水质的肥瘦及混浊度,要及时检查防逃设施的完好程度和防逃效果,上述情况,如发现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注意水色:要保持水色清淡,如发现水过浓,河蟹登岸数量较多,且与平时有异样,尤其是白天也大批爬出水面,极可能是水中缺氧或水质败坏,应减少投饵量,并及时换水加注新水。二、观看天气:天晴多投喂,阴雨天少投喂,天气闷热,有暴雨前兆要少投喂或停喂,雨后天晴要多喂。三、查看...阅读详情
  • 养殖大闸蟹控制成蟹池水质
    2024-06-26
    二龄大闸蟹喜欢在淡水(盐度在0.5以下)、微碱性(pH7.5~8.5)、氨氮低(总氨氮为0.2~0.5毫克/升)的水中生活。大量投饵后,水质易肥,除了种植水草外,经常换水,并保持一定的水位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在冬季和7~9月份,池水平均水深应保持最高水位(1.3~1.4米);4~6月和10~11月,水深以1~1.2米为好。春秋两季一般每7~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塘总水体的1/7~1/10;夏季每3~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3~1/5.换水时,水温不宜超过5℃,一次换水量不宜超过池塘总水体的1/2.遇到...阅读详情
  • 为何要开展“休稻养鳝”?  
    2024-06-26
    在以粮为主的粮食紧张时期,为增加农民收入,我国曾大力提倡稻田养鱼,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被世界银行有关专家誉为“小粮仓”、“小银行”,为我国的养鱼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近年来,随着粮食产品的不断丰富,我国政府及时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新方针。同时,随着养鱼业的高速发展,逐步向专业化及密集型、生态型发展。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及时提出了“休稻养鱼”的新思路,并经实践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再加之以前开展的稻田养鳝存在着众多的突出矛盾,因此我们建议各位欲开展稻田养鳝的朋友,最好采取“休稻...阅读详情
  • 楼顶鳝池的建造应注意些什么?  
    2024-06-26
    楼顶鳝池的建造应注意些什么?从楼顶承重方面考虑,楼顶池建议全部砌立砖(墙厚6厘米);除繁育池外,均采用无土养殖。从降温的角度考虑,应将太阳时常照射的一面墙加高超过养殖池的高度,然后再退开10厘米左右开始建池,以防太阳长时间照射该池壁而导致该池水温异常于其它池上升,造成不易觉察的池水高温而出现黄鳝死亡。...阅读详情
  • 对虾混养锯缘青蟹
    2024-10-22
    混养青蟹无疑提高了池塘综合效益,经统计,青蟹产值一般占总产值40~50%,效益占30%~40%。锯缘青蟹与对虾在生态位上有一定的竞争,此时可控制一定的比例或适当错开季节。如南方低盐河口区池塘,其青蟹养殖的最佳期是放养秋苗,进行越冬养殖,那时的成活率高及上市后销售价高,所以,夏虾冬蟹错开了养殖竞争时空。混养结果与单养虾池相比,其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对虾发病率降低。这可能与青蟹也能摄食病虾,并阻止病害进一步传染等有关。...阅读详情
  • 大面积蟹种仿生态培育技术
    2024-10-23
    我站承担了“优质高产蟹种仿生态培育技术“项目,展开养殖试验,并将其作为我地区调整池塘养殖结构、提高池塘养殖效益的重要举措。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方法1.池塘准备选择良种基地220亩养殖面积,将原有的大池根据蟹种培育的特点和要求改造成2~5亩不等的小池65口。在池埂四周用40目筛绢网铺设,池底以瓦片垫底,营造人工洞穴,防止蟹种培育过程中出现钻洞懒蟹现象,确保蟹种规格均匀,体质良好。适当设置水花生和栽种伊乐藻,使每口塘形成一个完全模拟自然生态条件下的培育环境。具体做法:(1)池塘面积2~5亩,水深1.5米...阅读详情
  • 青蟹的蜕壳与生长
    2024-10-23
    青蟹体外包被着一层含有钙质沉淀的外骨胳,在幼体阶段薄而软,称为“皮”;经过几次蜕皮发育后,逐渐增厚变硬,改称为“壳”。青蟹幼体期间共蜕皮6次,是幼体发育与变态的标志。第一期幼蟹后,经多次蜕壳才逐渐长成成蟹。和其他甲壳类动物一样,青蟹的生长是不连续的,蜕壳是其生长的标志。青蟹一生共蜕壳13次,每经一次蜕壳,青蟹体积便明显地增大,故其生长与蜕壳是分不开的。其中,最后一次(第十三次)蜕壳,与交配、生殖密切相关,是其成熟的标志,所以称之为“成熟蜕壳”或“生殖蜕壳”。可以说,在青蟹的生命活动中,包括形态的改变,个体...阅读详情
  • 日本对虾育苗试验
    2024-10-22
    1.育苗条件500立方米水体育苗室,育苗池20个,池深1.3m,配备相应的水源(海、淡)、电、气、暖供应设施及储水池,育苗用水采用大潮时上溯白浪河海水及抽取地下经晾晒的淡水。2.幼体来源育苗用无节幼体购自青岛、日照及潍坊本地。2003年到2005年分别购进无节幼体3600万尾、5600万尾和4700万尾。3.施肥肥水育苗前20天~30天,在大潮时将海水纳入储水池,并视水中单细胞藻类数量多少施肥肥水。肥料一般采用磷酸二铵或尿素,第1次施肥1.5ppm,以后每隔1周施加1ppm,随着藻类繁殖,水色渐浓,当透明...阅读详情
  • 楼顶可否建池养鳝?  
    2024-06-26
    目前在农户小规模养鳝中,利用住房楼顶建池养鳝的也为数不少。但我们建议养殖户,在建池前要充分考虑下列因素:①承重问题。一些农户修建房屋时所购买的预制板钢筋细小,质量太劣,而养鳝池在夏季,水深最多可达40厘米。因此,对承重没有绝对把握的,最好不要在房顶修建养鳝场。②防漏问题。建池前必须对整个楼顶用水泥修补,并用水玻璃、防水油膏等进行防漏处理。③要方便搭蓬遮荫。夏季楼顶鳝池的水温升高很快,应方便搭蓬种植藤蔓作物或使用遮阳网、竹篱笆等进行遮荫。...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