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据笔者调查,目前养殖户一般幼蟹培育成活率只有5%~10%,超过20%的很少。怎样提高其成活率,这是河蟹养殖户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几项技术措施:一、科学采运蟹苗为了确保采购到质优量足的河蟹苗,必须做到:(1)采购的人工苗必须是经4--5天淡化的,淡化后盐度不要高于0.7‰,最好为0.5‰左右,否则会因盐度剧变,蟹苗不适而在1―2天内大量死亡。(2)采购天然苗,要学会通过观察蟹苗的大小、形态、色泽及活动情况来判断其品种纯度,以免所购蟹苗中混有大量日本绒螯蟹苗、蟛蜞苗、梭子蟹苗等。采购时间可选在5...阅读详情
-
收获蟹可用排水干塘法,等水排干后,大部分蟹都集中于沟内,可用抄网或人工进行捕捉。一般一次难以捕尽,可利用河蟹夜间活动习性,用灯光诱捕数次,直至捕尽。...阅读详情
-
稻田养鳝既要考虑黄鳝的正常栖息、生长,又要考虑水稻的营养需要及病虫害防治,因而往往容易出现一些矛盾。而解决矛盾的方法多数是以放弃一方的最佳效果而得以协调。其主要矛盾有:①排水晒田是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而此期间却正是黄鳝的吃食生长旺季。解决方法一般是要么放弃排水晒天,要么放干水让黄鳝放弃吃食生长的黄金时节而入洞“夏眠”。②喷洒农药是稻田养鳝者较难处理的一个矛盾。对黄鳝危害较小的药物其杀虫效果可能又不理想;杀虫效果好的又怕对黄鳝造成危害,思前顾后,往往让稻田养鳝者难于决策。③水稻生长后期,又正是黄鳝的吃食生长...阅读详情
-
1.高温季节防倒藻水体高温易引发倒藻(硅藻:最适水温23~30℃,超过30℃容易引起倒藻;绿藻:最适水温25~33℃,超过33℃容易引起倒藻)。倒藻容易造成环水缺氧,引起养殖对象应激减料,活力减弱,免疫力下降,疾病易染,所以高温季节一定要警惕倒藻。如发现水体悬浮物泡沫增多,水色偏暗无光洋,应及时调理:晴天上午7时左右泼洒净水剂,再将“虾绿”加水稀释全池泼洒,可避免倒藻。2.明辨藻相,及时追肥高温季节中后期的养殖水体偏浓是正常的,但不能浑浊。如果水色浓,悬浮物多,特别是“茶色”水质,应引起注意和警惕,用玻璃...阅读详情
-
普通鱼饲料虽然可用于饲养黄鳝,但其饲料转化率却仍不理想。一般使用鲤鱼料加蚯蚓投喂,需3-4斤饲料才能使黄鳝增重1斤,使用鳗鱼、江团料投喂,也需2-3斤才能使黄鳝增重1斤,每斤黄鳝的饲料成本在6-8元之间。经咨询有关动物营养方面的专家,发现影响饲料转化率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黄鳝对氨基酸等营养成份的要求大幅度高于其它普通鱼类。为在普通鱼饲料的基础上,使饲料水平能够满足黄鳝的生长需要,我们经反复对比试验,成功试制出了黄鳝专用浓缩饲料,并将于2003年底投入批量生产。使用该浓缩料,一般可将黄鳝的饲料成本控制在4元以内...阅读详情
-
南美白对虾发生软壳病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是:1、长期投饵不足,使对虾呈现饥饿状态。2、饲料营养配比不均衡,钙和磷的比例不恰当。很多虾农用低档饲料来投喂南美白对虾,这些饲半的营养往往不到要求。3、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4、池水中溶解磷的含量下降,对虾摄磷量不足,而磷是对虾甲壳形成的钙化过程的主要元素。5、养殖密度过高,养殖环境恶劣,水质恶化等导致虾壳变软。6、水中含有机磷杀虫剂,抑制对虾甲壳中几丁质的合成。7、用药不当或水质突变造成对虾应激,发生异常脱壳,对虾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正常状态。虾壳变软往往会感染疾病...阅读详情
-
今年南美白对虾养殖中主要出现了2种病害:白斑综合征(WSSV)和病因不明病害。其中白斑综合征在较大的范围内发生,给养殖者带来的损失也比较大。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征的防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实际工作谈一下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征的防治经验,供同行参考:病因及症状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征(WSSV)是由白斑病毒感染引起,受感染的对虾无力地游在池塘四周上层,头胸甲和尾柄上有放射状白斑点。有的体色变红,但体侧无黑斑,附肢不红。甲壳易剥离,鳃黄色。食欲不振,胃、肠无食物,肝颜色变浅,肿大。放苗20天~60...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