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稻田养鱼不但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无影响,而且还可以增加额外收入,是贵州省农民常用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稻田养鱼常规的自然放养量低,使其养殖优势未能充分体现出来,随着当地农村沼气建设和“三沼“综合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利用沼液和沼渣进行稻田养鱼逐渐推广开来,对促进稻田养殖业发展、提高稻田养鱼产量、培养无公害生态渔业起到了积极作用。笔者通过在稻田施用沼液和沼渣的实践,结合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行养鱼,与自然放养比较后产量可增加50%以上,且养鱼方法简单易行,是一...阅读详情
-
主要病原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迟缓爱德华氏菌(E.tarda)和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主要症状患病鳖体型较厚,鳖体完好无损伤,底板苍白,呈极度贫血状态。大部分身体呈水肿状,经解剖可发现肝脏大多呈土黄色和青灰色;胆囊肿大、有的肾和脾脏变黑和缩小;肌肉苍白无血,甚至连亲鳖的卵都无血丝。一般腹腔都有积水。胃和肠道有时溃疡穿孔。流行情况该病主要危害100克~500克以上的鳖,尤其对250克左右的鳖危害较大。...阅读详情
-
抓好鱼种的秋季强化培育,是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关键。改善环境鱼种投放前,将原池水放出一半,再加注新水。每亩池塘施发酵粪肥150公斤,每9天一次,共施3-5次。适当追施以氮磷为主的化肥,一般每亩池塘施尿素1.5-2.5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7天左右施一次。每次施肥后加注新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30厘米。每半个月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0-15公斤化水全池泼洒一次。鱼种投放以培育草鱼种为主的池塘,可搭配30%左右的鲢、鳙等鱼种;以培育鲢、鳙鱼种为主的池塘,搭配30%的草鱼种。鲢、鳙鱼种的比例为5∶1。放养...阅读详情
-
近十年来,鳜鱼苗培育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培育方式方法也多种多样,由最初的池塘培育到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工厂化育苗。其中现在认为较理想的培育方式有:孵化环道(桶)育苗、网箱育苗、小水泥池育苗和小型土池育苗等。生产上,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相结合进行。具体方法常因地而异。1、孵化环道(桶)育苗环道是一个特殊水体,它是模拟天然生态条件,使鱼卵不断翻滚。直接采用环道培育鱼苗,提供了鳜鱼苗所需的生活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鳜鱼苗开口摄食之际,投喂适口的饵料鱼――脱膜不久的其他活鱼苗,既满足了鳜鱼苗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