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随着我国水产饲料行业的发展,传统吃食鱼类(如草鱼、鲤鱼、鲫鱼、鲂鱼等)的养殖,发生了养殖方式的大转变,相当一部分的养殖模式改用投喂配合饲料养殖。但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了有些养殖户养殖效果比较好,经济效益可观;有些养殖户则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亏损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种因素,其一是养殖户的管理水平和市场价格的波动;其二就是饲料。本文就池塘养殖如何投喂配合饲料,作了技术小结,仅供参考。一、坚持“四定“原则坚持用质量稳定的配合饲料,注意日投喂次数、投喂时间和日投喂量的安排。1.日投喂次数取决于鱼类的摄食习性和...阅读详情
-
1.原料处理:采用鲜活的鲍鱼,用海水或淡水把泥沙等杂质洗净,用圆头刀贴壳的内壁将肉柱切下,摘掉内脏和薄膜,洗净,放进10‰的盐液中浸泡20分钟,中间要搅拌两次,使其盐分渗透均匀。经过腌渍的鲍肉用清水洗刷干净,沥水10分钟后,称重装罐。2.经过腌渍的鲍肉有规则地装入罐内,然后加入定量的料液,料液配方为:洁净的清水加入2%的精盐,0.5%的味精,料液的量以罐高的1/3为宜。3.排气封罐:在排气箱中用蒸气加热排气,排气温度105℃,排气时间30分钟,排气后立即将罐盖密封。4.杀菌:封口后的罐头入高压杀菌锅进行杀...阅读详情
-
黄颡鱼是以动物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肉质细嫩,口感好,深受人们欢迎。近几年由于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市场供求矛盾突出,黄颡鱼的人工养殖也随之悄然兴起。据统计,去年江苏省主养、套养黄颡鱼面积已达0.7公顷左右,但在市场上仍供不应求,价格看涨。笔者于2000年进行了在养殖其它水产品的池塘中设置微型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投资省、见效快、操作简便的养殖新项目。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网箱的设置网箱由聚乙烯网片缝合而成,网目为1厘米,规格为2米X2米X2米,网箱采用封闭担架浮定式,网箱底...阅读详情
-
夏季是观赏鱼生长发育的旺季,对金鱼、热带鱼和锦鲤来说都是如此。夏季,观赏鱼活跃,很少得病。但气温高达37-38°C时,水温亦常高达30摄氏度以上,此时要特别警惕缺氧和“烫尾“两大威胁。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主要措施是加深水位至35-40厘米,观赏鱼可潜入温度较低之深层,尽量设法使水温控制在30摄氏度以内。彻底清污、勤换水和遮盖遮光网或苇帘,可减慢水温升高,保持水中较高的溶氧量和抑制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是预防观赏鱼“浮头“和“烫尾“的有效方法。降雨之后,即使原来池水不算过老,也要彻底换水。因雨水降入鱼池表层,...阅读详情
-
勃氏雅罗鱼Leuciscusbrandti(Dybowski),又名滩头鱼、大红线、高丽细鳞等。勃氏雅罗负是鲤科唯一溯河洄游产卵的鱼类。该鱼体长型,背部金黄色,腹白,亚下位,细鳞,色彩艳丽,体侧各有一条纵向红色彩带。肉味鲜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是集观赏、美食、垂钓为一体的养殖新品种。2005年初我们引进了勃氏雅罗鱼水花,经过1年来的夏花培育,鱼种培育取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勃氏雅罗鱼引进2005年6月20日,从吉林省图门引进勃氏雅罗鱼水花6万余尾。采用泡沫箱内加冰块,鱼苗用塑料...阅读详情
-
1.流行情况该病流行季节较长,从4—11月均有发生,发病高峰在6—9月,水温在28~32℃,发病呈慢性型。上年发病鱼池,第二年开食后一个星期左右,就有该病发生。2.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鱼上浮水面,反应迟钝,食欲下降;外部症状:起初病鱼体表、鳍基部和腹部有少量出血,部分鱼眼球突出,最后,腹部肿大。解剖发现发病初期靠脊椎处有一颗颗乳白色的突起,紧接着肝脏充血、有大肿瘤块及血块,后期有腹水、肿瘤充满胸腹3.病原和病因该病感染细菌为鰤鱼诺卡氏菌。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为:①未做好池塘及鱼苗的彻底消毒工作;②养殖密度过大;...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