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罗非鱼越冬期间的注意事项
    2024-06-26
    每年秋季,自然水温下降到18~20℃时,罗非鱼就要进入温室越冬。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10月底、11月初。越冬的主要是亲鱼、后备亲鱼和鱼种。罗非鱼越冬放养密度较高,极易患病死亡,在管理上一定要注意,因此在越冬前要进行强化培育,多投喂些营养丰富、配比合理的饲料,增强体质,提高成活率。罗非鱼进温室前应带水捕捞,避免鱼体在池底挣扎受伤和被底泥呛到,进温室后引发水霉病和赤皮病。把受伤严重、体质差的罗非鱼一律淘汰,以免越冬期间死亡后造成池水污染和病害传播。除水池消毒外,进池越冬的亲鱼、鱼种可用3%~4%的食盐溶液浸泡...阅读详情
  • 菌肥养鱼方法
    2024-06-26
    应用菌肥养鱼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新式养鱼方法。它利用菌肥中的有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改善鱼塘的水质,为鱼虾提供充足营养及良好的生存环境。将金宝贝菌肥直接投入鱼塘。不但能促进水中微生物、浮游生物、小动物加速繁殖,且其中的有效菌可促进各种有益菌种的扩繁,比施用化肥能多产20―30%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生物,为花、白鲢等过滤食性鱼类提供最为丰富的天然饲料。此外,菌肥中的有效活菌还可促进水中饲料残余物和排泄物分解,净化水体,改善水质,防止泛塘,是绿色养鱼的有效途径,且养出的鱼色泽自然,品质优良。...阅读详情
  • 池鱼春防水霉病
    2024-06-25
    水霉病又名肤霉病、白毛病,是池塘最常见的鱼类疾病。是拉网、运输、放养操作不慎擦落鳞片,导致水霉菌进入鱼体内所致。病鱼体表菌丝呈白色或灰白色,像旧棉絮状,使组织充血、发炎或溃烂。病鱼运动失常,食欲减退,瘦弱而死。早春和秋末是流行季节。此病对青、草、鲢、鳙鱼都有为害,对鱼卵及鱼种为害更甚。预防方法:1.拉网、运输、放养过程中操作要轻快,霜冻的早晨或下雪的天气不要拉网捕鱼,鱼种运输时密度不宜过大,尽量避免鱼体受伤。2.鱼塘用生石灰消毒,水深为1米,每667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12.5公斤,溶于水中全池泼洒。3.所...阅读详情
  • 以鲤鱼为主的混养模式至今仍可取吗
    2024-06-25
    以鲤鱼为主的混养模式,我国由来已久,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何如今仍有一些地区采用这种模式呢?其原因有三:(1)有了传统的养鱼经验,操作起来比较方便。(2)苗种来源方便,各地皆可得到。(3)鲤鱼适应性强,食性杂,饲养容易。只要混养的其他鱼类比较合理,仍能获得高产。...阅读详情
  • 漂白粉防治鱼病
    2024-06-25
    漂白粉在鱼病防治中有重要作用,下面介绍用漂白粉预防几种常见鱼病的方法,以供养殖户参考。1.白皮病(又称白尾病)。发病时尾端溃烂且发白,由白皮极毛杆菌引起,后逐渐扩大病灶,致使鱼的后半部全成白色。严重时鱼的尾鳍全部烂掉,头向下,尾朝上,身体与水面垂直,不久即死亡。治疗方法:每立方水体用漂白粉1克(含有效氯30%,以下相同)化水全池泼洒,第二天用同样方法又全池泼洒一次,较为彻底。2.白头白咀病。病原体是粘细菌,也有因车轮虫大量侵袭而引起的。病鱼的额部和咀的周围,皮肤的色素消失,呈现白色。病情严重时,头部和咀周...阅读详情
  • 大菱鲆鱼
    2024-06-26
     大菱鲆又称为蝴蝶鱼,在鱼类分类学上隶属于硬骨鱼类(Osteichthyes)、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鲽亚目(Pleuronectoidei)、鲆科(Bothidae)、菱鲆属(Scophthalmus),英文名turbot,音译名(兼商品名)“多宝鱼”,拉丁名Scophthalmusmaximus(Linnaeus)。原产于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大西洋北部海域,为底栖性冷水性鱼类。属于鲽形目,鲆科,菱属,其身体扁平近似圆型,双眼位于左侧,有眼侧呈青褐色,具少量皮刺;无眼侧光滑白色...阅读详情
  • 香鱼池塘集约化养殖新技术
    2024-06-25
     补强身的功效。多为鲜食、清炖,也有烟熏干制成风味独特的“香鱼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尤其是在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日本、东南亚更被誉为“河鱼之王”而备受青睐。近年来,由于江川水利设施增多和工业废水污染以及酷捕等诸多原因对香鱼生态环境的影响,致使香鱼资源日趋衰退,香鱼已成为濒危品种,因此,发展香鱼人工养殖势在必行。香鱼是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具有适应性强、食物链短、生长快、周期短、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既可作为水库、湖泊和溪流的增养殖对象,又可在池塘和网箱中进行陆封养殖。香鱼的生物学特征形态特点香鱼体细长而侧扁...阅读详情
  • 淡水鱼新秀――宝石鱼
    2024-06-25
     宝石鱼(JadePerch);又称宝石鲈、宝石斑鱼,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淡水水域,是目前惟一分布于澳洲的一种著名淡水鱼品种。它最早是由海水鱼演变而成的,所以它既保持了淡水鱼的细嫩,又有着海水鱼独有的鲜美。宝石鱼的外形极为诱人,其体色银亮,体侧有多少不等黑色发亮的椭圆形斑块,宛如镶嵌在鱼身体表的黑宝石,称之为“宝石鱼”真乃名符其实。宝石鱼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养殖。宝石鱼的适合生长水温为10℃―38℃,最佳生长水温为21℃―25℃,pH值为5.5―8.5,溶氧在2mg/L也可以存活,最好保持在4mg/l以上。其...阅读详情
  • 预防金鱼发病的关键――消毒
    2024-06-25
    鱼生活在水中,一旦发生疾病,在治疗和隔离上均较困难,因此,早期预防是防止鱼病的重要措施,每个养鱼爱好者应时刻想到金鱼可能发病,争取将病因消除于发病之前,所以消毒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养鱼容器消毒鱼缸、鱼盆要经常刷洗消毒,新买来的鱼缸、鱼盆等容器要经常清洗,对未用过的容器和刚刚养过病鱼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消毒。发生过传染性病的容器用百万分之五或百万分之十浓度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发生过寄生虫病的容器用4%―8%硫酸铜溶液消毒。放药后经5―7天,将缸水放掉即可养鱼。远征消毒液2号可用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消毒。二、...阅读详情
  • 甲鱼红脖子病
    2024-06-25
    主要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Aeromonashydrophilahydrophila)。主要症状病甲鱼不摄食,运动迟缓,应激能力差,喜欢钻入泥中,颈部出血,口、鼻、舌尖发红,有的眼睛失明,从口鼻流出血水,爬上岸死亡。解剖观察,食道、胃、肠充血、出血;肝肿胀、质脆易碎;脾脏肿大。诊断:①根据症状、流行情况及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②病原菌接种、分离、培养,纯化后,可用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的免疫血清做平板凝集反应或免疫琼脂扩散试验,若为阳性,可确诊。3~6月为发病季节,此时的甲鱼刚渡过休眠期,体弱,池水中的...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