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五、鹌鹑双球菌病鹌鹑双球菌病是由双球菌引起的以拉稀、歪头为特征的传染病。临床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闭目昏睡,呼吸困难,羽毛蓬乱无光。多数病鹌鹑歪向一侧,不断倒地,人工扶起,歪着头又倒地,个别倒在地上采食。腹泻严重,排黑色粘性或白色稀便。有的关节肿大,腹部肿胀发紫。产蛋小或产软蛋、白皮蛋、棕色蛋,产蛋率显著下降。病程7-21天。病理变化:体表脱毛处皮肤发红,腹腔内有浆液性、出血性或浆液纤维性渗出物。小肠壁增厚,肠管变粗,肠粘膜有弥漫性出血斑点,有的溃疡面有高梁粒大小的黄色干酪样物,拨去干酪物可见红...阅读详情
-
一、加强种鹑饲养管理,提高种蛋质量。加强孵化过程中的管理,严格控制孵化条件,并在孵化过程后期适时凉蛋,以提高健雏率。另外,养鹑户进雏时应严加挑选,以减少弱雏的数量。二、进雏前三天,育雏室要提前预温,使育雏室温度达到39摄氏度。如采用煤炉供温,应安装烟囱,以防煤气中毒。也可采用火道、火墙或暖风提温。三、改多层立体育雏为单层平网育雏,网底距地面120厘米,密度为200只/平方米,分成4组,每组50只,以免密度太大造成挤压死亡。此外为防止蹩腿,刚开始可在育雏笼内铺上粗棉布或麻袋布,不能用太光滑的纸或塑料布,以免...阅读详情
-
一、鹌鹑舍的基本要求鹌鹑舍应尽可能接近住宅,以便于饲养管理。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建南向或东南向的鹌鹑舍。鹌鹑舍周围的墙以砖墙或风火墙为好。窗户镶玻璃,外罩铁丝网(1.5厘米网眼)。如鹤鹑舍进深在4.5米以下,屋顶可用单坡式;如进深大,则可选取双坡式等。屋顶最好铺瓦,并设吊顶。顶棚高度以2-2.7米为宜。顶棚上设置通风窗,窗的上部装上孔眼为1.5厘米的铁丝网,下部安装木板拉门,以调节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地面以水泥地为好。还应注意排水沟和排水道的合理设置。二、选择优良鹤鹑品种在商品肉用仔鹌鹑生产中,一定要选择...阅读详情
-
黄痢、白痢是鹌鹑的两种较难治疗的常见病,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摸索出种治疗鹌鹑黄痢、白痢的新方法。首先按正常用药量饮用一次抗生素类药物,6小时后(不可超过12小时),用500或250倍EM活菌制剂稀释饮水,加适量红糖,连续饮用12小时以上,效果很好。这样不但可以克服抗菌药在肉蛋等食品中药物残留的缺点,而且解决了应用抗菌素效果下降、动物抗病力降低的问题。使用时要注意以下问题:饮用顺序不能颠倒,否则效果不明显。不可同时饮用抗菌药和EM活菌制剂。...阅读详情
-
仔鹑即指15-40日龄期间的阶段。这一阶段生长强度大,尤以骨骼、肌肉、消化系统与生殖系统为快。其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控制其标准体重和正常的性成熟期,同时要进行严格的选择及免疫工作。1、光照:仔鹑的饲养期间需适当减光,不需育雏期那长的光照时间,只须保持10-12小时的自然光照即可。在自然光照时间较长的季节,甚至需要把窗户遮上,继续使光线保持在规定时间内。2、湿度和通风:室内应注意保持空气新鲜,但要避免穿堂风,地面要保持干燥。冬季要注意保温,可在中午气温稍高时换气。适宜的湿度为55%-60%。3、温度:育成期...阅读详情
-
鹌鹑产蛋多少与饲养管理好坏有密切的关系。它对饲料、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品种好坏也是产蛋多少的一个因素。饲养肉鹌鹑或蛋鹌鹑的产量不一样,肉、蛋鹌鹑杂交育成的鹌鹑就比纯肉鹌鹑的产蛋量多,一般可提高产蛋率15%~20%,所以鹌鹑多产蛋,要饲养杂交鹌鹑或蛋鹌鹑。 鹌鹑是由野生变家养的,虽经过人工驯养,但还保持有野生的习惯,如表现胆小易惊和怕音响、噪音,因此,要使鹌鹑多产蛋,必须给鹌鹑创造一个安静、适宜的饲养管理环境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饲养当年的鹌鹑,注意选择体壮无病、食欲性强的个体。...阅读详情
-
五香鹌鹑蛋罐头是鹌鹑蛋经五香料腌制而成的罐头制品。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可直接食用。1.工艺流程原料蛋挑选、清洗、消毒→预煮→去皮(或带皮)→装缸、加料→排气→密封→检查→杀菌冷却2.工艺操作要点(1)原料蛋准备挑选新鲜蛋,剔除次、劣蛋;用流水洗去壳上污物;再用有效氯600~800毫克/千克的漂白粉溶液,浸泡5~7分钟。(2)预煮将选好的蛋放到40~50℃的温水中,加热到微沸,预煮5~8分钟。(3)制香料水;配方:八角0.8千克白芷0.3千克甘草0.5千克花椒0.5千克桂皮0.6千克生姜1.0千克大葱适量...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