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病源与流行】病原体是败血性支原体,带菌鹌鹑和种蛋是主要传染源。饲养管理条件差,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湿度大,卫生条件不好,也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原因。 【临床症状】呼吸声音异常是典型症状。病初流鼻液、流泪、咳嗽、羽毛松乱、呼吸困难、喉中有“咕噜咕噜”的声音,鼻腔内充满液体,眼睑肿胀,最后眼球突出,引起一侧或两侧眼睛发炎,甚至失明。本病发病率、死亡率都不高,但影响其生长发育。 【病理变化】呼吸道黏膜增厚、鼻腔、气管中有黏液性渗出物,胸部、腹部和气囊中有大量灰色豆腐渣样物质,本病多发生于青年鹑和成鹑,与支气...阅读详情
-
鹤鹑育种方法主要分为纯种繁育和杂交育种。目前,一般应用比较多的是杂交育种。(l)纯种繁育:同一品种内的繁殖选育,称为纯种繁育。其目的在于巩固和加强原有的优良特性和生产性能,迅速增加该品的数量。但要严防近亲交配,避免生活力衰退,生产性能下降,以便不断改进、提高该品种的优良特征,达到较快的选择效果。(2)杂交育种:为了创造新的品种,可运用不同品种间的有性杂交方法来培育新的品种。杂交育种所生的后代往往比父母优良,表现为成活率高,受精率高,孵化率高,生活力强,雏体强健,生长发育好和雌鹑产蛋力强。①近交品系培育:选...阅读详情
-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鹑舍的清理、冲洗和维修,养鹑舍的消毒,笼具准备,喂料、饮水用具准备,供温系统的调试与维修,药物、疫苗、工具的准备等。(1)、育雏舍的清扫、冲洗、维修和消毒。(2)、育雏笼、保温箱的清扫、清洗和维修。此外,还要清洗消毒料盘、料桶、料槽、饮水器、水槽等饲养用具。(3)、检查调整电路、通风系统和供温系统,打开电灯、电热装置和风机等。(4)、育雏的饲料准备,雏鹑的饲料应该营养丰富,适口性好且易消化。育雏料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适合出壳1~3日龄饲喂,常称“开食料”,小规模饲养时可采用。其配方是:...阅读详情
-
选配雌鹑的选种标准是腹部容积大,体重130~150g,体重超过170g的产蛋力不强,具体产蛋标准是,按雌鹑开产3个月的产蛋量推算,年产蛋达250个以上者为好。雄鹑孵出50天即可选种,要求啼声宏亮、声音稍长而连续,体壮胸宽,鹑爪完全伸开,体重120~130g,肛门深红色隆起,如手按压有白色泡沫出现,说明已发情,具交配能力。优良的种鹑,眼大小要适中,颈要细长,头要小圆,羽毛有光泽,肌肉丰满,神情和善。不要选近亲鹑。种鹑的配种年龄,雌鹑3月龄至1年,雄鹑以4~6月龄最好。但实际饲养中,50~60龄的雄、雌鹑开始...阅读详情
-
主要由毒力强的艾美球虫引起,幼龄鹌鹑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病鹑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毛松乱,头卷缩怕冷,生长停滞,肛门周围羽毛被排泄物污染,最后痉挛、昏迷、死亡。幼鹑死亡率可达30%-50%,成鹑多为慢性、多发性,病程长,消瘦,产蛋率下降,并伴有间歇性下痢,死亡率比幼鹑低。防治。搞好舍内卫生,保持舍内通风干燥。大群治疗常用青霉素饮水投服,每只按8000~10000单位给药,连用5~7天;“痢特灵”(呋喃唑酮)按0.02%-0.04%混料喂给,连用5~7天。...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