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主要病原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主要症状病蛙体弱,头部、嘴部、腹部、腿和脚趾有溃疡斑,后腿水肿呈红色,严重时后腿关节有脓疮。解剖观察,腹腔内有腹水,肝脏、脾脏、肾脏肿大。广东、福建、江苏等地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尤其是饲养条件差的养殖场,常造成巨大损失。...阅读详情
-
牛蛙是变温动物,每年有3~4个月的冬眠期,各地可在蔬菜大棚内进行牛蛙养殖。蔬菜大棚适宜面积为1~2亩,普通拱形大棚,东西方向较长,上面覆盖双层无滴塑料薄膜,大棚内种植芹菜,并有水井一眼(自来水也可)。用麦草或稻草做成草苫,每日下午4时将草苫盖在棚上面,次日上午9时掀起,使阳光透射到大棚内。草苫起保温作用,阴天时草苫不必卷起,以防棚内温度降低。蛙池建设亲蛙池面积为20平方米,位于大棚中央,池深1.5米,坡度为1∶2.5,池内有移植的水花生、水葫芦,亲蛙放养前20天用20×10-6漂白粉清池消毒。孵化池设在产...阅读详情
-
[形态特征]雌雄同体,成螺螺壳扁球形,黄褐色至红褐色,螺壳高约12毫米,宽约16毫米。螺层5.5-6层,底部螺层较宽大,螺层周缘及缝合线上常有1条褐色带。壳口马蹄形,脐孔圆形。头上具3对触角,上方1对长,眼着生其顶端,下方1对短小。头部前下方着生口器。体色灰白,长约35毫米,腹部腹面有扁平的足。卵球形,直径0.8-1.4毫米,初产时乳白色,渐变为淡黄色,近孵化时为土黄色,卵壳石灰质。幼螺形态与成螺相似,但体较小。外壳较薄,淡灰色,半透明。内部的螺体乳白色,从壳外隐约可见。[发生规律]同型巴蜗牛1年发生1代...阅读详情
-
夏季是牛蛙生长的“黄金时期”,其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增加投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7~8月份达最高峰,投饵量也应逐渐增加,一般应达到蛙总体重的20%左右。加强水质管理夏季气温高,水质容易变坏。为保持牛蛙池水质的清新,应视水质情况,经常加注新水。做好遮阴降温工作最适宜牛蛙生长的温度是18℃-28℃。因此,夏季应做好遮阴降温工作。可在池塘中培植些菱藕等水生植物,池塘边栽种些葡萄、丝瓜等藤类植物。做好防逃工作夏季暴风雨多,牛蛙受惊后会爬越障壁或掘洞逃跑,因此在这种天气要特别注意做好防逃工作。做好敌...阅读详情
-
1.箱式饲养利用空房,或房屋附属部分,如阳台、走廊、过道,地下室、菜窖,或建造半池下式养殖棚等作为养殖场所,设置饲养箱,将蜗牛饲养在箱内。一般饲养箱的规格:可用1.0~1.5厘米厚木板,做成长60~65厘米、宽40~45厘米、高35厘米的木箱。木箱高度最好不要超过40厘米,过高蜗牛从箱顶或箱壁上掉下时,易摔破螺壳,或影响生长,或引起死亡。箱盖可用塑料或铁丝窗纱遮盖,既可防蜗牛外逃,又便于观察。种蜗牛饲养箱的箱盖网孔径一般为10~15毫米,可放置待产卵的蜗牛100~150只;幼螺箱盖网孔径为2~3毫米,可...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