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种蛙培育要从秋季开始。从当年孵化出的幼蛙中选取生长速度快、体格大、体质壮的幼蛙,加强饲养使其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确保安全越冬。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创造适宜的环境种蛙性腺发育,需要环境安静,无外来干扰,温、湿度合适,因此要杜绝闲杂人员进人蛙场,减少噪音,避免发出强烈的音响,创造一安静的场所。(二)供给充足的优质饲料培育种蛙,每天投喂占体重5%以上的适口动物性饵料,种类要多,并保证微量元素与维生素需求,每天投喂2次,上午8~9时,下午4~6时,不要喂之过饱,以投喂后2小时内吃光为投饵量的标准。每次投喂前要...阅读详情
-
蜗牛抗病能力强,一般很少有疾病发生。但是,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如管理不当,也容易患结核病、烂足病、脱壳顶病等。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结核病主要由于饲养土过湿,甚至发生腐烂所致。除平时控制好湿度外,可在精饲料中加入雷米封药物,比例为每500克饲料含1mg,连用5天即可治愈。用雷米封2片,调清水500毫升喷洒,有很好的预防效果。烂足病主要由于蜗牛腹足受外伤、发炎腐烂所致。要注意砸平养殖箱、池内的尖状突起物、木楔等。治疗可采用高锰酸钾(浓度1ppm)消毒,涂上金霉素或红霉素软膏,每天1次,约3天~5天可治愈。脱...阅读详情
-
牛蛙属于脊椎动物、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因其鸣声如牛而得名,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用蛙类。近年来,人工养殖牛蛙的方式有土池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等,其方式较粗放且亩产量不高,制约着养蛙业的发展。笔者在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龙桥办延寿村利用庭院空地建立120平方米牛蛙集约化养殖高产试验点,作为牛蛙集约化养殖高产技术推广示范,经半年来的养殖试验获得成功,2006年各村仿效这种模式兴起了一股牛蛙养殖热,现推广养殖面积约10000平方米,产量可达100t以上,创产值200多万元。一、池塘建造利用房前庭院空...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