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1、保持禽舍的清洁卫生,尤其地面平养时更要注意;2、粪便垫料要经常清理,器具要常清洗消毒,并对禽舍定期消毒;3、平时适当投喂一些抗球虫药,预防球虫病的发生;4、如养殖户平时用药混乱,发病时须做药敏试验对药物加以筛选。平时可选用痢菌净,链霉素、喹诺酮类等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阅读详情
-
近两年来,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身的特种珍禽美国鹧鸪市场行情一直看好,养殖业日趋火爆。但是鹧鸪养殖并不像所说的那样简单好养,只有掌握了娴熟的养殖技术才能确保养殖成功。现将鹧鸪育雏的管理关键介绍如下:1、温湿度①温度温度是鹧鸪育雏期间最关键的环节,合适的温度能够提高成活率。1~2周龄室内温度应控制在33℃,3~5周龄室内温度28℃,6~7周龄为26℃,8周龄以后24℃。②湿度湿度过大易真菌感染;湿度过小易得呼吸道疾病。一般1周龄相对湿度为60%~70%,1周龄以后相对湿度为55%~60%。2、通风在保证温度...阅读详情
-
美国鹧鸪又名石鸡,二十世纪30年代在美国人工驯化成功,八十年代末我国才开始引进饲养;鹧鸪是一种饲养价值较高的珍禽,具有生长迅速,饲养期短,生产性能高,繁殖力强的特点。近几年来,由于受“非典”和“禽流感”等因素的影响,我市鹧鸪养殖业发展停滞不前,年出栏量只有6-8万只,且大部分养殖户都集中在饶平县,产品大多数销往澄海、汕头等地,而我市市区、潮安年消费量约二十万只左右,需求缺口非常大,绝大多数靠周边的揭阳等地供给。目前在我市进行鹧鸪养殖还是有一定的地域优势的,而且养殖鹧鸪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可以利用农村的旧屋进...阅读详情
-
养殖鹧鸪成功的关键在于育雏,育雏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殖效益。鹧鸪育雏阶段必须针对雏鸪的生活习性严格加强管理,具体要抓好以下九个环节:1、温度:温度是影响育雏成败的重要因素。育雏温度应随周龄增加而逐步降低。一般来说,刚出壳至1周龄,温度为34--35℃,以后每周降低1--2℃,直至温度保持在20--22℃。2、湿度:控制育雏的环境湿度也很重要,一般雏鸪舍内相对湿度要求第1周保持60%--70%,第2周保持60%--65%,第3周保持55%--60%。3、通风;雏鸪饲养密度大,加之代谢旺盛,呼吸快,所以在保...阅读详情
-
鹧鸪溃疡性肠炎是对鹧鸪危害最大的传染病,它是由一种在泥土中生长的革兰氏阳性厌氧梭状芽孢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主要通过病鸪接触过的用品、工具、鼠类和家养动物传播。一、临床症状急性病例常常无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死亡鹧鸪肌肉丰满,体格健壮。慢性临床症状为水泻,稀粪充满尿酸味。随病情发展,病鸪表现为不安,精神较差、食欲不振、缩颈、拱背、闭眼、羽毛蓬乱、动作迟缓、体型消瘦。二、治疗与预防1.开始时用链霉素100万单位/千克,饮水3天,然后改用5万单位/千克饮水2―3周,同时用杆菌肽锌100克/吨拌料喂给,经临床试验,取...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