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一、死菇原因: 持续高温、通气不良、养分不足、用水不当、菌丝老化、酸碱度不适、出菇过密且部位过高、病虫为害、滥用农药等均可导致双孢菇死菇。 二、防治对策: 1.投足培养料。双孢菇的生长发育和任何生物一样,需要有充足的营养基础,要使蘑菇栽培获得高产,避免因营养不良而发生菇蕾死亡现象,在培养料配制时,要求投料量30~35公斤/平方米,并认真做好培养料的堆制和发酵工作,这样有利于克服出菇后期因营养不足而死菇,从而获得高产。 2.选用优质菌种。挑选菌丝生长健壮有力的菌钟。菌种培养基养分要充足,培养室清洁卫生,空...阅读详情
-
白露、秋分在9月,一场秋雨一阵凉。本月要注意预防秋寒降温,防御秋风秋雨的危害。北方适时播种冬小麦。油菜开始播种育秧,花生、芝麻、玉米等农作物开始收获。秋菜适时播种、育苗、定植。同时做好禽畜秋季防疫配种工作。鉴于食用菌在我省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在此提醒农民朋友,秋季种植食用菌要注意防治病虫害。1、病斑型以褐斑病为主,子实体表面有白色的毛状菌丝,同时着生裼色小斑点。蘑菇顶盖上邮现萎缩,个别的蘑菇盖部干裂;还有的以锈斑为主,蘑菇柄、菇盖上出现铁锈色的斑点,主要原因是棚内湿度过大,通风不良。2、畸型主要表现在蘑菇...阅读详情
-
在蘑菇栽培中,经常会碰到菌丝萌发后不吃料、发黄而萎缩,严重影响着蘑菇生产的发展。现将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高温烧菌。播种期气温高,培养料过厚,发酵后料温未稳定下降等原因,培养料内温度高于30℃。防治:蘑菇的播种期要避开高温期。播种时料温应稳定在25℃以下。播种后发现菌丝因高温而萎缩,应重新翻堆通风,再调节好培养料的湿度,重新播种。二、料内有氨气。建堆时氮肥添加量过多,或氮肥加入过晚(后期翻堆时才加入),菌种播种后,培养料内存在氨气。防治:培养料添加尿素等化学肥料时,要在建堆时适量加入。发现料内有...阅读详情
-
蘑菇对环境的反应较为敏感,不良的栽培环境,会使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阻,产生各种异常现象,导致蘑菇减产、质量降低。蘑菇常见的生理性病害有菌丝徒长、硬开伞、薄皮早开伞或出现地蕾菇、空根白心菇等。现介绍如下:菌丝徒长症状:菇床覆土调水以后,蘑菇绒毛菌丝会持续不断地往细土表面生长,严重时会形成一种细密的、不透水的菌被,从而推迟出菇时间,降低蘑菇的产量。发生原因:多是由于土层调水较轻、较快,菇房温度超过22摄氏度、湿度超过90%、通风不良所造成。预防措施:1、尽量不用气生菌丝生长过于旺盛、过于浓密的菌种。2、覆土后,...阅读详情
-
夏季栽培蘑菇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要在夏季种好蘑菇,必须把好品种关、发酵关、病虫防治关“三关”。1?选择适宜的高温型菌株目前较耐高温的蘑菇菌株有新澄96、苏蘑1号等。新澄96适宜的发菌温度为18-36℃,适宜温室为25-33℃,出菇温度为20-36℃(最适温度24-33℃),是目前最耐高温的菌株,适宜于5-6月份播种,6-9月份出菇。它最大的优点是菇采后2-3天不变色,不易开伞,易于保鲜。该菌株菌丝发菌速度慢,分解力较弱,对培养料质量要求较高。苏蘑1号发菌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0-30℃,出菇温度为...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