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种植技术
-
此期是真导管形成期。棚内湿度应降至85%左右,湿度过大,不仅砧木子叶容易感染,而且接穗容易长出许多不定根影响成活,或造成接穗徒长。因此,小棚要整天开3-10厘米的缝,进行通风降温,一般不再盖纸被。正常条件下,接穗可长出1-2厘米有光泽淡绿色真叶,此标志接穗已与砧木完全愈合,应及时将已成活的嫁接苗移出小拱棚。凡真叶不足1厘米或真叶长到1厘米以上但叶色暗绿的,应在小棚内多放几天,达到上述标准时,再移出小棚,不可操之过急。...阅读详情
-
1.扣盖地膜不能太早。目前很多菜农采用定植前覆盖地膜,或在定植后立即覆盖地膜。其结果是根系不再深扎而停留在近地面的土层中。天气转冷后,遇到低温,这层浮根连同地表的根系相继消失,影响黄瓜产量。因此,应适当晚盖地膜,分浅、中、深3次中耕,促进根系深扎。2.株行距应当放大一些。由于嫁接苗根系庞大,吸收养分和水分比自根苗多,地上茎叶比自根苗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合理稀植才能发挥出嫁接苗的增产潜力。同时,降低密度以后,相应的病害也会有所减轻。3.不能对嫁接植株抗寒能力有过高的估计。黄瓜嫁接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黄...阅读详情
-
今年,很多农户发现自己种植的黄瓜“大肚瓜”特别多。这种瓜腰细肚大,卖相十分不雅,价钱明显要降低。产生“大肚”黄瓜的主要原因,是今年黄瓜生长期气候异常。由于今年在黄瓜结瓜期雨水较多,致使不少黄瓜雌花未能充分受精,结果只在瓜的先端产生种子,导致先端异常膨大,呈典型的“大肚细腰”状;雨水不匀、时雨时旱,黄瓜生长前期缺水,后期水分却过足,也是今年“大肚瓜”较多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雨水偏多,黄瓜吸收氮肥多、吸收钾肥少,也使“大肚瓜”增多。针对以上原因,防止黄瓜产生“大肚瓜”,一是在多雨年份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使...阅读详情
-
(1)叶片受害叶片受害分低温受害和冻害。叶片受到轻微冻害时,子叶期表现为叶缘失绿,有镶白边的现象,温度恢复后不会影响以后真叶的生长。定植后受到冻害时,植株部分叶片的叶缘呈暗绿色,逐渐干枯。这种情况在冬季或早春温室棚膜上的破洞不能及时修补,冷风由此侵入时,也容易看到这一现象。温室中成长的植株,如果棚膜突然被大风吹毁,寒风突然侵入,会发现叶片上立即出现镀铝样的银白色,叶片也随之凋萎,而且无挽救的希望。长期处于最低界限温度以下的黄瓜植株,叶片往往会表现出一些异常症状:①叶尖下垂,出现枫树叶。夜温15℃以上时,叶...阅读详情
-
黄瓜植株生长弱时,很容易感染细菌性斑点病,继而导致灰霉病和霜霉病的大发生,造成黄瓜严重减产。对于这三种病害,以往都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效果都不理想,甚至会发生中毒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从黄瓜植株营养角度出发,研制出一种红糖发酵液,不仅能防治这三种病害,而且还能刺激黄瓜植株生长,延长黄瓜果收期,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红糖发酵液的制作:先将红糖3千克溶于5千克清水中,再加白色酵母100克,放在温室或大棚的容器中,每天搅动1次,约20天左右,待其表面出现一层白膜即成。使用方法:取红糖发酵液500毫...阅读详情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喜温果菜类蔬菜反季节栽培技术的发展,矮后墙长后坡日光温室的不足之处越显突出,亟须改进。在总结矮后墙长后坡月光温室优缺点的基础上,又逐步形成了高后墙短后坡的日光温室。在北纬40度以北地区,这种温室的跨度6―7米,脊高2.5―3.2米,后墙高1.8―2米,后屋面水平投影1.2―1.6米。这种温室由于加高了后墙,缩短了后坡,相对增加了采光面积,加大了温室空间,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温效果较好,中午前后比矮后墙长后坡温室温度高。由于夜间散热面比矮后墙长后坡温室相对为大,保温性能不及后者...阅读详情
-
嫁接后4-6d正是假导管形成期。此时棚内的湿度应降低至90%左右,为此小棚顶缝应开3-6厘米小缝,每天通风1小时左右。小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16-18℃,温度超过30℃时应继续用纸被遮荫降温。光照逐渐加强,只在中午强光时适当遮荫。如管理正常,接穗的下胚轴会明显伸长,子叶叶色由暗深绿色转成淡绿色,第一片真叶开始吐心或呈鸡冠状态。...阅读详情
-
主要症状黄瓜黑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茎和果实。病叶有点状褪绿斑,后期形成边缘有黄晕的星星状孔洞。病茎有水浸状暗绿色椭圆形病斑,后期凹陷龟裂,潮湿时有黑霉层,而且在卷须与生长点(龙头)出现腐烂。病果有暗绿色凹陷疮痴斑,有时流出黄褐色胶状物。发病原因真菌性病害,病菌通过种子、植体表皮、气孔或伤口侵入,当气温在15℃―25℃,相对湿度大于90%时易发病。防治方法(1)严格进行营养土消毒。(2)对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半小时。(3)加强管理,预防低温高湿。(4)发病初期,可喷70%甲...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