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国家科技部网2006年8月21日报道: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我国科研人员采用BLUP和MAS技术,并与肉质和繁殖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成功选育出优质瘦肉型猪新品系。通过BLUP和MAS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探索了多基因合并基因型的途径,并在采用肌细胞膜受体标记技术(S100和CAM)及定位分析技术评价肌纤维直径和肌内脂肪与??度和风味相关性的基础上,建立了优质瘦肉型猪新品系培育技术体系。在猪3、4、7号染色体上定位了5个影响猪肌肉品质性状的QTL,分离克隆了3个猪新基因,筛选出5个与猪生产性...阅读详情
-
每年12月至来年3月间,仔猪特别是哺乳仔猪最易发生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出现腹泻、呕吐和脱水。该病传播迅速,尤其在猪只较为密集的养猪场,常会在数日内波及全群,如不及时抢救治疗,死亡率可达100%,危害极大。1.症状。哺乳病仔猪常在吃奶后出现呕吐,不久出现剧烈腹泻,粪便呈水样黄色或灰白色,带有未消化的小凝乳块,恶臭。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体温稍升高或正常,很快脱水,迅速消瘦。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一般2天―5天内死亡。个别侥幸自愈的仔猪生长明显受影响,大多形成僵猪。但如及时治疗,均可收到良好...阅读详情
-
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猪急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此病列为A类传染病。近年来我国每年非典型猪瘟时有发生,有增强的趋势。非典型猪瘟危害,主要表现在造成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20日龄内死亡严重,育成猪很少有典型症状,表现为慢性死亡,加之继发其他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一、症状及病理1、临床症状发病猪无年龄、性别、品种的差异,病猪食欲不振或不食,鼻镜轻度干燥,体温时高时低,体温变化不明显,时有咳嗽,大多数病猪食欲不振,初期粪便干燥,后期腹泻或便秘交替发生,病程稍长者,运动轻度失调或步态不稳,...阅读详情
-
2002年9月中旬,新农乡北沟村王某家饲养的猪只相继发生以高热、皮肤发红、耳尖及腹下等处出现紫红色斑块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与链球菌混合感染。1发病情况该养猪户共饲养猪只124头,其中母猪13头、种公猪1头、育肥猪79头、仔猪31头。采用自繁自养方式喂养,并且严格按防疫程序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疫苗。9月初从外地购回1头杜洛克种公猪,购回后1周种公猪开始发病,9月中旬其它猪只相继发病,至9月末共发病79头,死亡7头(母猪1头、育肥猪3头、仔猪3头),发病率为63.7...阅读详情
-
近年来,许多地区流行着两种严重影响保育阶段仔猪生长发育、且致死率很高的新疾病,多发生于4~18周龄的猪,以8~12周龄最为常见,较少感染乳猪。受感染的猪群发病率约为2%~50%,死亡率达5%~100%。存活的病猪发育明显受阻,变成僵猪,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一种新病是猪皮炎肾病综合症(PDNS);另一种是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症,或称猪断奶后全身消耗性消瘦综合症(PMWS)。1PDNS的主要特征PDNS是一种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新的猪病,主要危害育成猪和育肥猪。经产母猪等成年猪很少有发生。1....阅读详情
-
大家都知道,去年7月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1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生猪生产,包括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启动母猪政策性保险,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控体系等等。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调动了生猪养殖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目前,生猪生产正在逐步恢复,生猪存栏数量正在上升,母猪补栏增加,规模养猪发展加快,市场供应量已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据商务部对全国200家大型养殖企业调查,2007年末200...阅读详情
-
1发病情况江苏省金湖县陈桥镇养猪大户杨某,抓住本地区能繁母猪偏少、市场苗猪供不应求的机会,于2004年5月18日,从外地苗猪市场一次购进平均体重8千克仔猪317头(绝大多数为30~40日龄刚断奶猪),准备经过5~7个星期的暂养后,在本地市场出售。结果到家第3天,发现死猪1头,病猪10多头,经用恩诺沙星等药物注射治疗后,有数头好转,多数死亡;同时,全群陆续有猪发病,近半数猪拉黄色稀便,至第15天,死亡84头。全群发病后经县兽医站派人诊治,诊断为仔猪副伤寒并发猪瘟。虽经采取全群紧急预防接种猪瘟疫苗,部分猪注射...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