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泥鳅养殖之冬季暂养技术
    2024-06-27
     池塘条件如果泥鳅暂养至春季销售,选择室外池塘即可。池塘面积以0.6~0.7hm2为宜,池深达到1.2米即可,池底软泥厚度为20厘米,池埂要坚固。如需在冬季销售,鳅池则应建在室内,如塑料大棚内和房屋内。鳅池面积从几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均可,以100~150平方米为宜,池深1~1.2米。最好建成水泥池。如建土池,池埂要夯实。另外,水泥池在池底铺20厘米厚的软泥,作为泥鳅的栖息场所。水泥池也可不铺泥,放置人工鱼礁,放置方法参照成鳅养殖技术部分。水源采用江河水、湖(库)水、泉水、井水均可。如采用自来水,应在室外凉...阅读详情
  • 对虾饲料的质量管理
    2024-09-21
    对虾饲料的质量除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合理的工艺流程是其保障外,原料的质量、粉碎粒度、混合均匀度、制粒温度和水分、颗粒冷却后的水分、成品耐水性和含粉率等都是决定对虾饲料质量好坏重要因素。1严格控制原料质量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对虾饲料的适口性和营养成分直接由原料质量决定。新鲜、高品质的原料才能生产出味美、营养丰富的产品。因此,原料的采购应由采购人员和质检人员共同把关,严格保证原料的质量。化验员在验收和检测原料时应根据原料种类、来源及市场供应情况具体把握验收标准。1.1鱼粉鱼粉是虾饲料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蛋白饲料,...阅读详情
  • 对虾的健康生态养殖(一)
    2024-06-26
    广东省地处亚热带,海岸线长,尤其是东西两翼地区及深圳大亚湾,具有发展海水养殖业特别是对虾等海水虾养殖得天独厚的条件。我省对虾养殖业从80年代起开始发展,进入90年代后,发展更加迅猛,对于促进我省的水产养殖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自1999年暴发对虾病毒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广大虾农的积极性。水产科技工作者经过近几年来的探索,初步摸索出一套对虾的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现将这套技术介绍如下:一、虾池建造与老虾池改造1?虾池的建造:在风浪小、潮流缓的港湾,可将虾池建在低潮区,以便能尽量利用潮差...阅读详情
  • 泥鳅的越冬管理
    2024-06-26
    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除我国南方终年水温不低于15℃地区,可常年饲养泥鳅不必考虑低温越冬措施以外,其他地区一年中泥鳅的饲养期7一8个月不等,有2一5个月的低温越冬期。此间需做好以下工作:(l)挑选体质健壮、无疾病的泥鳅作为留种亲鳅,越冬时成活率高。(2)越冬池先要用生石灰消毒,后撒入适量农家肥料,铺上20一30厘米的软泥。泥以上有10一20厘米净水深。在结冰地区,冰下水深需加深至20一30厘米。温度要保持在2℃以上。(3)稻田泥鳅越冬,将泥鳅集中于鱼溜中,并在鱼溜里铺设和加盖稻草,让泥鳅钻进鱼溜底部淤...阅读详情
  • 蟹酱
    2024-06-26
    蟹酱和鱼露、虾酱一样,也是加盐后发酵的调味品,但生产情况远不如虾酱普遍,产量也不大。每100千克鲜蟹可制成蟹酱120千克左右。制作方法1.原料处理:选择新鲜海蟹为原料,以9~11月份的蟹为上等。捕捞后,及时加工处理。用清水洗净后,除去蟹壳和胃囊,沥去水分。2.捣碎:将去壳的蟹置于桶中,捣碎蟹体,愈碎愈好,以便加速发酵成熟。3.腌制发酵:加入25~30%的食盐,搅拌混合均匀,倒入发酵容器,压紧抹平表面,以防酱色变黑。经10~20天,腥味逐渐减少,则发酵成熟。4.贮藏:蟹酱在腌制发酵和贮藏过程中,不能加盖与出...阅读详情
  • 螃蟹有哪养殖形式?
    2024-09-21
    成蟹养殖系指蟹种养成食用规格上市。在长江流域,通常为2年。成蟹养殖根据不同水体和人工控制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池塘养蟹在池塘内养成蟹,人工可控制养殖的全过程,回捕率较高,但出塘规格和肉质逊于大水体养蟹。按养殖方式又可分为:①池塘单养以蟹为主,搭配一些鱼类。一般亩产50~75kg左右,高产池塘亩产成蟹可达200kg。②鱼蟹混养以鱼为主,搭配一些蟹种。一般成蟹亩产15kg左右,高产池可达40kg。③池塘暂养。这是从天然水体或其它池塘捕出未长足的绿蟹,由于其体瘦壳软,价格低廉,但它们均已完成成熟蜕壳,...阅读详情
  • 无泥土饲养鳅
    2024-09-21
    传统的饲养泥鳅方法离不开淤泥环境,前面介绍的几种饲养方法,也是由人工营造一个淤泥环境来供泥鳅栖息、生长。但是,在淤泥单位面积上泥鳅的栖息量少,不仅对水体空间的利用率低,而且采捕时的效率也不高。无泥土养泥鳅,可以不用淤泥。这种方法的立足点,是用多孔塑料泡沫或木块、水草等非泥土物质,提供一个可给泥鳅钻入洞孔隐蔽的栖息空间。既可多层次立体利用水体,又便于捕捞商品鳅。...阅读详情
  • 河蟹死亡与第一次蜕壳不遂有关
    2024-09-21
    5月初,兴化市临城镇的邹国良致电本报“渔技110”反映,目前他家池塘中的河蟹规格120只左右/公斤,最近发现部分河蟹趴在池底的水草上,出现爪子往外撑、活力减弱等现象,4月中旬河蟹的死亡率比较高,现在每天都有10只左右的河蟹死亡,也有部分河蟹出现黑鳃、腐壳的现象,池底的水草被河蟹钳断后漂浮于水面。他问,河蟹为什么会出现死亡?池塘是否需要补种水草?记者采访了兴化市渔业技术指导站的相关工作人员,据介绍,河蟹第一次蜕壳大多集中在4月中旬,该阶段河蟹的死亡率比较高,主要是一些劣质苗以及蜕壳不遂的蟹苗死亡,邹国良家的...阅读详情
  • 特种水产的越冬管理:泥鳅
    2024-06-27
    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3个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池塘保持水深1.5米以上。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溜内,并用稻草铺设在鱼溜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溜底部的淤泥中越冬。...阅读详情
  • 六种泥鳅主要病害的防治
    2024-09-26
     一、赤皮病此病由于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溃烂尤为明显,危害较严重。防治方法 发现此病可按1立方米水体溶解20克呋喃奈斯水溶液,浸洗病鳅15分钟~20分钟;也可用占全池鳅鱼体重0.04%的呋喃奈斯拌饵投喂,连喂3天,疗效比较显著。 二、曲骨病病鳅背骨弯曲,因孵化时水温异常及缺乏维生素所致。 防治方法 孵化时保持适温,防止水温急剧变化,投喂混合饲料。三、水霉病 由于水温较低或冬季鳅体受伤,开春后易感染水霉病。病鳅...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