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罗氏沼虾大规模发病原因分析及治疗
    2024-09-22
    今年8月初,江苏省高邮市罗氏沼虾大规模发病,经检测,确认为细菌与病毒双重感染。该病具体表现为拉网后死亡量急剧上升,可达平时损耗量的7~10倍,20亩的池塘最大死亡量可达50多公斤,严重挫伤了养殖户的养殖热情。病症该病具体表现为病虾无活力、壳发白、脱壳后死亡较多,软壳虾比例较高。该病在当地称“跌星”,平时有少量死亡量,但在拉网后呈现暴发病特征,同时,塘口相互间的传染也比较迅速,发病严重地区虾农称之为“肥瘟”。科学投喂对肝病的预防要严格按照科学养虾的要求,培育良好的水质,投喂营养丰富而全面,品质优良的饲料。切...阅读详情
  • 巧除虾蟹池中的青苔
    2024-09-26
    首先,选择晴天中午,每亩遍施磷肥与复混肥(1:2)7.5公斤,水深70厘米;其次,三天后剂量减半再补施一次;第三,五天后用肥水宝0.5PPM进行快速肥水;第四,一周后用生物制剂(高效复合芽孢杆菌)进行了调水。注意,对于青苔特别严重的池塘,可辅以草木灰覆盖青泥苔密集处配合使用;高效复合芽孢杆菌制剂在使用前,可掺入等量的红糖、籽粕或米糠2小时以上,再行使用,效果更佳。如此操作,半个月以后,青苔逐渐消失,水色变肥,水草返青,水质各项指标趋于正常,虾蟹摄食、蜕壳亦趋正常,效果明显。...阅读详情
  • 雨后常见的虾病种类及防治对策
    2024-09-27
    对虾养殖过程中,虾病一般都在天气变化后暴发,特别是雨后最易发生虾病,因此,如何防治雨后虾病是养殖对虾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现将雨后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虾病的种类、症状、防治方法等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并希望对广大虾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雨后虾病发生的原因1.水温对虾属于变温低等无脊椎动物,雨后淡水冲入养殖水域会引起水温变化,必然导致对虾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一方面消化道分泌消化酶减少,对虾不摄食,消化:吸收不良,很有可能出现空胃、空肠以及肝脏变坏等现象;另一方面对虾免疫功能降低,抗病力差,易发病。2...阅读详情
  • 五彩虾松
    2024-09-22
    【特点】此菜五彩缤纷,鲜脆可口,特适合老年人品尝。【原料】主辅料:鲜虾250克,净冬笋25克,葱白1根,水发冬菇1朵,青椒半个,红萝卜25克。调配料:鸡蛋清半个,蒜头2瓣,干淀粉10克,湿淀粉5克,白糖、精盐适量,味精、料酒、胡椒粉少许,骨汤75个,生油500克(耗75克)。【制作过程】1.鲜虾洗净去壳、去肠泥;冬菇去蒂;红萝卜去皮。2.虾肉用白毛巾轻轻压干水份,切成三粒米大小的粒;冬菇、冬笋、红萝卜、青椒、葱白切成与虾粒相等的丁。蒜头剁成末。3.虾粒与鸡蛋清、味精、干淀粉拌匀腌渍待用;冬菇丁、冬笋丁、红...阅读详情
  • 泥鳅的养殖技术
    2024-06-27
    一、技术简介泥鳅是我国特种水产鱼类之一,它不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随着特种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泥鳅养殖业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农民发展致富的重要途径。泥鳅养殖技术简单易行,养殖泥鳅具有管理方便、投入少、产量高、效益大、资金回笼快等特点。可以在池塘、水泥池、水槽(木箱)、稻田(莲田)、流水沟中养殖,是适合广大农民朋友养殖的好品种。二、技术要点:所选用的鳅苗无病无伤,经过2%的食盐水浸泡10分种,方可放养。1、池塘养殖饲养面积一般在100---150m2,...阅读详情
  • 苏南地区大规格河蟹养殖技术
    2024-09-22
    一、河蟹养殖准备工作1.池塘条件。蟹池应选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安静、路通电通的地方。池塘要求:水深1.2米左右,坡比1∶(3~4),池中央有浅滩平台区,四周留有沟形的深水区带;进、排水口设置在池的相反塘埂上,并设置60目双层过滤拦栅网;塘埂坚实不漏水,防止河蟹打洞,能保持住池塘水位。2.池塘清塘消毒。每年干塘后,要及时清除过多淤泥和杂草,经15~20天曝晒,以促进底泥有机质分解。每亩用100~150千克生石灰消毒,碱性消失后,即栽种“三草”:伊乐藻、黄草、轮叶黑藻。3.选择优质中华绒螯蟹苗。最好是当...阅读详情
  • 泥鳅常见病的防治
    2024-06-27
    随着泥鳅养殖规模的扩大,其病害亦随之多发,下面介绍几种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供参考。气泡病主要症状: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此病在鳅苗阶段最易发生。防治方法:①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降解水中有机物;②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饲,防止水质恶化;③发病时,立即加入新鲜的水,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4~6公斤/亩;④发病后适当提高水体pH值和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白尾病主要症状:初期鳅苗尾柄部位灰白,随后扩展至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并由灰白色转为白色,鳅苗头朝下,尾朝上,垂直于水面挣扎,严重者尾鳍...阅读详情
  • 养虾防病“四观察”
    2024-09-22
    1.观察水体透明度养虾期间,虾池水体的可视透明度一般应在30~40厘米左右。当透明度低于30厘米时,应停止施肥,并适量换水;当透明度大于40厘米时,则说明池中的浮游生物太少,应适当施肥。2.观察虾池水色一般来说,养虾池的水色是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反映。当池塘中含有丰富的硅藻、绿藻等浮游植物时,池水多呈浅褐色或黄褐色。如水色不正常或有异味,表示池水已被污染;池水变成乳白色,是池内藻类大量死亡和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水色呈红褐色或鲜绿色,伴有严重的鱼腥味,可能是产生毒素的甲藻类或蓝藻类过度繁殖的结果;如果刮...阅读详情
  • 泥鳅的自然繁殖
    2024-06-27
    分完全自然繁殖和半自然繁殖两种方法。完全自然繁殖:又叫诱集繁殖,是利用泥鳅的自然资源,人工诱集其产卵群体并获得受精卵的方法。采用此法时,首先在产卵季节,利用泥鳅的产卵习性,即喜在岸边的水草丛中产卵,相应地选择环境僻静的水草区,先在浅水处投施2筐草木灰,然后在诱产区施0.6一0.8千克的猪、牛、羊等畜粪水,这样能诱集大量泥鳅到此区域的水草丛中产卵繁殖,但应对此自然区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青蛙等敌害侵入,影响繁殖效果。也可利用人工鱼巢收集自然水域中的受精卵,移到特定的容器中孵化,这样可提高孵化率。半自然繁...阅读详情
  • 三疣梭子蟹越冬管理措施
    2024-09-22
    一、封口前的管理措施(池塘水温大于14℃)1.投饵管理(育肥管理)(1)选择合适的饵料品种,如低值贝类、小黄鱼、梅童鱼、蚕蛹等,强化培育,提高梭子蟹带膏率和肥满度。(2)适当提高饵料投喂标准,延长梭子蟹的摄食时间。2.日常管理保持每天多次巡塘,观察水色、透明度等水质变化,适时进行水质分析和底质检查。检查蟹的活动、摄食、生长、蜕壳等情况,检修养殖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防偷工作。3.病害防治梭子蟹的冬季病害主要是乳化病(俗名:牛奶病),虽然危害较大,过去在江苏省南通地区的发病率较低,但这几年有蔓延的发病...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