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在南美白对虾育苗过程中,危害较大的病害有蚤状幼体和仔虾(P5以前)的“粘脏病“、大规格仔虾(15毫米以上的仔虾)的“红体病“,其中以大规格仔虾的“红体病“损失最为惨重,小则整池、大则整场绝产,池中死亡的大规格虾苗成堆。育苗的技术人员公认一旦发病之后根本无药可治,1~2天之内整池虾苗死绝,而且很快就传染到整场。刚得病的池子因症状明显,虾苗很难卖出,并且影响到整个育苗场的虾苗销售,只有等死。此时育苗场该投入的都投了,到最后马上就要卖钱时却都死光,损失惨重,最可怕的是到现在其病原也没有搞清,以至于育苗场家谈“红...阅读详情
-
目前,三疣梭子蟹越冬主要采取二种方式,即室外土池越冬和室内保温越冬。北方地区因气候原因而大多采用第二种方式,但是,一种被普遍称为“纤毛虫病”的病害对亲蟹越冬造成的危害较大,并经常造成毁灭性损害,影响翌年育苗场家的育苗生产。1997年~2003年,山东省潍坊市水产研究所和潍坊市第一海水养殖实验场在三疣梭子蟹亲蟹越冬中反复采用对比实验,进行初步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一定的突破,将其病原确定为蟹栖拟阿脑虫病,该病以前在中国对虾中发现并报道过,但在三疣梭子蟹中尚属首次发现,未见报道。一、病原经多家科研院所的专家反...阅读详情
-
夏季是小龙虾生长的旺季,也是各种危害因素多发的季节,搞好此时的养殖经营管理,对于小龙虾养殖效益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结合实际谈一谈夏季小龙虾养殖管理技巧:一、合理放养。夏季小龙虾的生长与所选池塘好坏及放养方式方法息息相关,故应注意池塘选择与合理放养。首先要清理池塘。养虾池塘一般宜选择水源充足且稳定,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注排水方便,保水性能好而且交通方便,水利设施好的水面,面积大小皆宜,池塘方位以方便种养管理为宜。由于小龙虾攀爬能力和挖洞能力较强,所以要求池埂既要坚实,又要宽厚,加固时应层层夯实,高度...阅读详情
-
赤皮病又名赤皮瘟,由细菌感染引起。病鳝体表局部出血、发炎、瘦弱致死。防治:运输和捕捞时勿使鳝体受伤;发病季节用漂白粉全池泼洒或将病鳝放入2.5%的食盐水中浸洗15分-20分;用磺胺噻唑(0.05克/千克鳝鱼)拌入面粉糊内晒干投喂。疖疮病又叫瘤痢病,也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病鳝体表有溃疡脓疱,充满脓汁。防治:漂白粉全池泼洒;病鳝可用10%的食盐水洗擦患部。...阅读详情
-
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是食蟹的最佳季节,来自江苏、闽粤等地的螃蟹大量上市,大闸蟹爱好者们也开始准备把蟹大箩大箩的买回家,准备大干一场。其实吃蟹还是挺讲究的,从挑选、甄别大闸蟹的好坏真伪,蒸煮炸炒的烧法,精吃细品的技巧,到贪食者的禁忌,都有一定的学问。上海人爱吃蟹出了名,嘴馋只是其一,会吃、懂吃,将食蟹演绎成一种文化,才是其中的真谛。买蟹学问怎么挑螃蟹?粗线条的说,蟹一定得新鲜,所以一定得拣活的。大小都可以,但是一定要重。因为母的蟹黄多,所以母的更好。据懂行的人介绍,精细选蟹要“五看”:一看蟹壳。凡壳...阅读详情
-
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可以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无土流水养殖可有效地控制疾病,使效益成倍提高。黄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用塑料大棚,不用专设采暖设备,春、夏、秋棚内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温度也能平均达到20℃。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一、建饲养池:1.开放式饲养池。适合在长年有温流水的地方建池。优点是流量稳定,适于较大规模的经营。缺点是有区域局限性。饲养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的面积为10-20平方米,池深为40cm,宽1-2m,池埂宽20-40cm。在池的相对位置设直径3-4c...阅读详情
-
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初发病时,蟹行动和摄食缓慢、精神不振;发病后期,蟹趴在岸边水草上,失去摄食、活动能力,浑身颤抖,不久即死亡,故被人们称为“颤抖病”。处于蜕壳期的蟹发病时,表现为蜕壳无力而造成死亡。此季节投喂的饲料一直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池塘中又缺乏河蟹适口的植物性饲料,故初步诊断为河蟹维生素C缺乏症,据此可采取以下防治方法:一、治疗每公斤河蟹每天用500毫克维生素C粉末拌入饲料中投喂,15天后病情可得到控制,20天~25天后症状明显减轻,30天后病症基本消失。二、预防可在蟹池内种植“三水”植物,占水面的5...阅读详情
-
主要病原对虾白斑病毒(WSBV),主要症状对虾不摄食,肝胰脏肿大坏死,病虾沿池边缓慢游动,多数虾软壳,脱壳困难,肠道无食物;易剥开虾壳,在光线下迎光可见头胸甲上有园点状的白点,病虾体发红。该病传播途径为水平传播,海水养殖斑节对虾死亡率可高达100%,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死亡率30~60%。此病四季流行,尤以4~6月和9~11月流行。...阅读详情
-
1.保持优良的池水水质。勤加水、勤换水;防止污染物进入水源和池内;及时清除残饵,以免残饵在水中腐烂,败坏水质;保持水体中有充足的溶解氧。2.放养密度适宜。放养密度过大,则传播病原体的机会就多,容易发生流行病。且每个个体水体空间减少,而动物本身排泄物的浓度增加,因此,极易引起缺氧和污染水质,在放养时一定要防止养殖密度过大。3.保证饵料质优量适。营养不足或缺乏某种营养或饵料过量腐烂变质,都易使养殖对虾发生疾病。同时也会降低虾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在投喂天然饵料时,要根据养殖对虾的不同生活期选择适口和营养丰富的饵...阅读详情
-
二龄大闸蟹喜欢在淡水(盐度在0.5‰以下)、微碱性(pH7.5~8.5)、氨氮低(总氨氮为0.2~0.5毫克/升)的水中生活。大量投饵后,水质易肥,除了种植水草外,经常换水,并保持一定的水位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在冬季和7~9月份,池水平均水深应保持最高水位(1.3~1.4米);4~6月和10~11月,水深以1~1.2米为好。春秋两季一般每7~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塘总水体的1/7~1/10;夏季每3~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3~1/5。换水时,水温不宜超过5℃,一次换水量不宜超过池塘总水体的1/2。遇...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