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白云病,该病虽然终年都可发生,但以早春和晚冬水温较低时最易流行。这种病主要是由水霉(Saprolegniaceae)和绵霉(Achlya)等霉菌附生在鱼体表引起的,对成鱼和鱼卵都有危害。当鱼体局部皮肤受损或鳞片脱落时,都有可能招致水霉、绵霉等霉菌的腐生感染。鱼在患病初期,肉眼只能看见鱼体伤口处组织红肿,皮肤附着一层白色粘液。随着菌丝的生长,大量新繁殖出的菌丝为白色或灰白色,一丛丛如絮状,附着伤口处。同时菌丝还能伸入肌肉中,其分泌的毒素会破坏肌肉组织使之坏死。最终导致病鱼游动失常、食欲减退...阅读详情
-
用旧矿泉水瓶制作捕鳝笼,替代竹制捕鳝笼,经济实用。现将制作过程介绍如下:(1)选两个颜色、形状、大小都一致的矿泉水瓶,容量以600毫升左右为宜,两上都剪去瓶底,其中一个从瓶的肩部剪去。将剪好的两个瓶按只剪去瓶底的在上、从肩部剪去的在下连接成一个长瓶,接口处用烧烫的铁丝钻8~10个眼焊接紧。(2)选一块与矿泉水瓶同色的硬塑料片,剪成直径16厘米的半圆,从圆心向内剪8~10个2厘米长的剪口。剪口稀密一致,其作用是只让鳝鱼进不准鳝鱼出。再将剪好的塑料片卷成底部与矿泉水瓶底部一样大的圆锥形,边缝用尼龙线缝紧。(3...阅读详情
-
大水面养鱼,鱼病防治有一定难度,普遍施药既不经济又易造成污染。实践证明,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可有效地控制大水面鱼病的发生。1.鱼种消毒。选择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消毒后放养。常用的鱼种消毒药有漂白粉、硫酸铜、食盐、高锰酸钾等。一般每1000kg消毒水中的药物投放量为:漂白粉10g,硫酸铜8g,食盐10~20kg,高锰酸钾20g。这些药物对鱼体皮肤和鳃上的细菌、寄生虫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2.饵料消毒。投喂的饵料必须清洁、新鲜,最好经过消毒。动物性饲料如螺、蚬等用清水洗净,选取鲜活的投喂。植物性饵料如各种水草、...阅读详情
-
刚开始养观赏鱼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经验。买回鱼放到鱼缸里,刚开始几天一切都不坏。没几天只见水也浑了,鱼也打了蔫。一打听才知道鱼病了,“什么?鱼还会得病?”半信半疑之下又是请医又是喂药。钱包大拉一顿肚子。时间也花了不少,头发都可能白了几根。终于,鱼儿一条不剩的见了老毛。一咬牙再买几条。又好了几天,然后又病,再治,再死,再买,周而复始。不知不觉陷入一个怪圈。最后大有不会给鱼治病的养鱼人不是好养鱼人的感觉。哈哈。想一想我说错了没?这是初学者的毛病。大家都会犯。不稀奇。稀奇的是有的人无法自拔。陷入到鱼医生的怪圈里出不...阅读详情
-
感染的迹象鱼显得消瘦,但是腹部肿胀。尤其在疾病的晚期,皮肤上出现小的白色的结节的时候,出现皮肤缺损。受传染的鱼游动不正常。受侵害的鱼类鱼孢虫侵害很多种淡水和海水鱼类。疾病不如所想像的那样普通,由于此病容易与鱼结核病引起的非常类似的症状相混淆。感染详述鱼孢虫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疾病,通过身体传播,并且严重损害内脏器官,生长周期相当复杂,传染从被摄入的孢子开始可能是被捉来作饵料的桡足类动物身上的孢子,或者是停留在开放的伤口上的孢子,实验室里培养的真菌在3~20℃时生长活跃,10℃最适合生长。推荐的治疗方法如果鱼孢...阅读详情
-
在鱼病的防治中,如能利用当地绿色植物或中药材配制鱼药,不但可以防治赤皮病、肠炎、烂鳃病等常见病,还能节省费用。下面将几种绿色鱼药的简易配制方法介绍如下:1、三黄粉:大黄、黄柏、黄芩按5:3:2的比例配成。使用时,每10kg鱼饲料中添加“三黄粉”1kg,食盐0.4kg,加适量水,制成颗粒状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在发病初期治疗效果显著。鱼病进入晚期后,可将三黄粉配成浓度为1―1.5mg/L(升)药液全池泼洒,若配合泼洒浓度为0.5mg/L(升)的硫酸铜,效果更佳,每天1次,连续3--6天。2、五倍子:...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