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母猪是养猪场的核心猪群,主要承担妊娠和泌乳的任务。农村地区养猪或一些工厂化养猪场,常有一些空怀母猪不发情的情况发生,导致妊娠和泌乳落空,影响产仔数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这与母猪的营养供应,饲养方式、管理措施、圈舍狭小、光照不足,长期蹲养有关。可采取以下解决办法。一、改善饲养管理,满足营养供应,对迟迟不发情的母猪,应首先从饲养管理上查找原因。例如,饲粮过于单纯;蛋白质含量不足或品质低劣;维生素、矿物质缺乏;母猪过肥或过瘦;长期缺乏运动等。应进行较全面的分析,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一)短期优饲,根据母猪的体...阅读详情
-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饲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最关键阶段,特别是新生仔猪,如不采取积极的防护,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尤其是新生仔猪在冬季若能度过这个危险期,就可大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猪效益。(二)防治措施1.预防疾病,提高仔猪的抵抗力。分娩舍环境消毒,注意卫生。母猪进入产房前,需打扫冲洗、消毒,分娩舍定期使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进行消毒,特别是母猪下腹部、会阴部等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母猪产前补硒,并在产前21天注射预防大肠杆菌苗K88-K99-987P,可有效地预防仔猪黄、白痢病;母猪产前、...阅读详情
-
1.购买仔猪时,首先需要调查了解该地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应当从无疫病流行的地区选购仔猪,有必要时,还需查看仔猪有无产地兽医部门的检疫证明。2.新购进的仔猪要隔离观察饲养一段(一个月左右)时间,确定无病后,才能与原有的生猪混群饲养。3.新购进的仔猪第1天不喂食,只供给电解多维水或5%~8%的白糖水或葡萄糖水,饮水中加入0.3%食盐,让其自由饮用,以防止发生应激反应。第2~4天喂给米汤、豆浆等流食。第5天开始喂给常规饲料。4.仔猪经1周的时间适应后,从第8天开始实行预防接种。需接种的疫苗有猪瘟、猪丹毒、猪肺...阅读详情
-
有的农民采取稀食喂猪法,在1千克干料中加水10千克,还有的将饲料做成稀饭饲喂,这种喂法不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因为在饲料内加水大多,会影响唾液分泌,冲淡胃液,不利于消化,使猪小便频繁,而且会给猪造成生理上的额外负担,增加能量消耗。另外,将饲料做成稀饭喂猪还浪费燃料,饲料中的有些营养成分加热后会受到破坏,影响猪的生长。据测定,猪采食200克干料时,将分泌唾液335毫升,如在饲料中加200毫升水,唾液分泌量则只有11.5毫升。因此,给猪喂稀食,会严重影响消化吸收,使猪拉干粪,排粪次数减少,肠道蠕动减弱,最终导致猪...阅读详情
-
猪水肿病又叫猪肠毒血症,多发生于断奶前后,40千克以内的仔猪。病原一般认为是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在早春或晚秋、气温骤变或转群、突然改变饲料时容易诱发。急性的还未看到症状,就突然倒地死亡。慢性的起初精神不好,眼睑水肿,叫声嘶哑,步态不稳,不久便四肢瘫痪,不能站立,呼吸增快,心跳每分钟在150次以上,后期张口呼吸,口流黏液,昏迷倒地,抽搐,四肢划动,约1-3天便死亡。猪水肿病是猪的一种传染病。防治猪水肿病的发生,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仔猪断奶,不宜过早,断奶时,在饲料中拌入捣碎的大...阅读详情
-
根据猪饲料种类的来源、性质、状态和作用等,可以分为谷物饲料,粮食加工副产品饲料,动物性饲料,青绿多汁饲料和粗饲料。饲料配合必须合理。饲料配合的原则是在瘦肉型商品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蛋白质含量的要求是:体重10~20公斤阶段为19%;20~35公斤为16%;35~60公斤为14%;60~90公斤为13%。常用的动物必蛋白质饲料有鱼粉、骨粉和血粉;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有豆饼、菜籽饼、棉仁饼、花生饼和芝麻饼等。下面介绍4个饲料配方实例,供参考。1.体重10~20公斤阶段玉米60%,豆饼28%,鱼粉5%,槐叶粉5...阅读详情
-
随着集约化生产的不断发展,现代工厂化猪场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生产装备越来越精良,生产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兽医防疫系统日趋完善,养猪效益不断提高。但由于部分基建设施和生产设备的一些细节在安装时考虑欠周,一旦安装固定成形,便难以改动,直接影响生产率。一、部分总体设施1.每栋猪舍修建封闭型饲料间,并用铁门,防止鼠害,猪场大量的全价饲料为老鼠的生长繁衍提供了优越条件,而修建封闭型饲料间,并辅以相应的饲料管理措施,如饲料间外不放隔夜料和料袋,自己加工生产的饲料及时送到所需猪舍的饲料间,不留在饲料厂过夜,尽量切断鼠粮,...阅读详情
-
去年以来各地发生的以体温升高为特征的猪高热病,传播速度快,所到之处,造成大批猪只死亡,使许多养殖户蒙受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生猪和猪肉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为有效地防控“猪高热病”的暴发流行,现综合各地经验,推介以“四加强”为重点的破解良策。1、加强疫情监控首先,要根据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制定基本的健康监控措施。要及时检测猪场高热病的抗体水平,确定其病毒的循环传播水平和时间,采取措施实施有效控制。其次,要跟踪猪场各方面生产性能指标的变化,对可疑临床病例做剖检诊断及实验室检测,及时做出...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