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近两年来,商品猪售价曾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极大地刺激了农民养猪热情,很多农户急功近利,纷纷购买仔猪饲养。由于有些农产缺乏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或者说只凭过去的经验饲养,购进的仔猪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经济损失惨重。现就新购仔猪伤亡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将行之有效的防制措施一并归纳,呈献给读者,希冀引起饲养者的重视,提高饲养水平,取得经济效益。1新购仔猪发病、死亡率高的原因1.1仔猪的质量问题。由于当地仔猪出售较少,市场上的仔猪多是猪贩从外地贩运而来,这些仔猪售前是否接种疫苗或接种何种疫苗等情况不详,防疫时间、防疫质量...阅读详情
-
①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调配饲料,保证母猪产后乳量的平衡与优质,防止母乳过浓、过稀或不足。②在母猪产前1周或9天左右在饲料中投入抗生素类药物,如土霉素等。③在母猪分娩前21天接种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K88、K99等四价苗。④做好产房准备。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是减少仔猪腹泻的主要措施。母猪产前应把整个产房包括床隔板、床面及舍内各种设备彻底清洗,消毒,条件允许直空置5至7天后再进待产母猪。⑤母猪进入产房要提前洗澡。母猪进产床之前洗澡很重要,用肥皂和温水给母猪清洗乳头周围、腹部、膝下、脚等,消除粘在母猪身上的...阅读详情
-
养好种公猪的目的,就是保证种公猪不肥不瘦,体质健壮,性欲旺盛,生产出优质精液,提高与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提高种公猪的种用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的价值,俗话说“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为了提高母猪的生产力,要对种公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保持公猪种用体况;合理营养,适量的运动,不肥不瘦,精力旺盛,以利于配种。(一)种公猪的饲养对种公猪的饲养,应注意其生长特点。要使公猪体质健壮、性欲旺盛,就要从各方面保证公猪的营养需要,要着重考虑公猪对蛋白质的需要。种公猪一次射精量一般能...阅读详情
-
1发病原因1.1日粮因素日粮原料的种类和日粮的物理特性都与胃溃疡的发生率有关。最大的诱发因素就是饲喂颗粒饲料和粉碎度过高的日粮。日粮所含饲料颗粒过细,胃内容物就会趋于液态化造成混合程度增高,食道区就会暴露于酶和酸的作用之下从而发生糜烂和溃疡。粒径小于350μm时,溃疡发生率明显增加。饲料的均匀度也是诱发胃溃疡的因素,辊压式粉碎优于锤片式。为了提高颗粒料的质量,通常都将饲料颗粒磨得很细。制粒时的温度,可导致饲料中淀粉糊化和明胶化,具有高致溃疡性。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低、使用小麦原料、饲料中添加脂肪(脂肪酸败)...阅读详情
-
美国的研究表明,在气候炎热时给种公猪补喂较多的维生素C,有助于减轻热应激对公猪精液质量和受精率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炎热季节每天在公猪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300毫克,不仅减少了畸形精子或死精,而且增加了每份精液样本的精子。当公猪遭受热应激时,未添加维生素C的对照组精子数减少了约25%,而添加了维生素C的试验组精子数只减少了12%。由于维生素C不稳定,因此用于饲料的维生素C制剂必须经过稳定化处理。...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