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溶氧超标“毒水症“1、危害及症状。水体中因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生肥在塘底分解出很细小的甲烷和硫化氢的小气泡,鱼苗误当食物吞入。其主要症状是:鱼鳃上会粘附许多小气泡,使鱼体上浮或游动失去平衡。鱼的肠道中有白色气泡,或鱼的体表、鳍条、鳃丝上附有较多的气泡,鱼体漂浮水面,沉不下去,严重的可致鱼类成批死亡。2、预防及救护。鱼池中发生气泡病时,一是应迅速注入清水,同时排出部分池水,病情轻的病鱼能在清水中排出气泡;二是每亩用400~600克的食盐水,向浮有气泡病病鱼的水面均匀泼洒,数小时内即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阅读详情
-
在鳜鱼养殖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鳜鱼食欲减退或不摄食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长期不换水导致水质恶化鳜鱼养殖户往往用常规鱼养殖看水色的方法来判定水质的好坏,认为池水清、透明度高就是水质良好,因此没有做到适时换水。其实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鳜鱼大量捕食饲料鱼,其排泄物对养殖水体污染十分严重(尤其在水体底部),但从表面来看水却很清。水质污染后,鳜鱼往往出现回食(捕食后又将饲料鱼吐出)、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等现象。解决措施:在排除鳜鱼养殖病害和水体药害的前提下,应及时换水。换水方法:先将鱼池底层水抽去1/2-2/...阅读详情
-
中草药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环保型绿色药物,具有高效、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残留少等诸多优点,且来源广、成本低。在目前全面提倡健康养殖的新形势下,推广中草药防治鱼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中草药药效不十分稳定,且难以把握剂量,不少养殖者缺乏中草药防治鱼病知识,往往用药不当,效果不佳。下面介绍几点中草药防治鱼病的注意事项,以期指导养殖者正确使用中草药防治鱼病。一、正确诊断病因使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应坚持“科学配方,对症下药,规范应用“十二字原则,其中对症下药相当重要,只有查出病因,才能对症治疗。鱼病发生原因不外...阅读详情
-
甲鱼的生长速度较慢,通常养殖3年~4年,才能达到500克左右的商品规格。在一般情况,室外自然养甲鱼其生长速度为:刚孵化时,长2厘米~3厘米,重3克~5克;第1年末,长3厘米~5厘米,重5克~15克;第2年末,长8厘米~10厘米,重50克~100克;第3年末,长12厘米~15厘米,重130克~250克;第4年末,长15厘米以上,重500克以上。甲鱼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冬眠期较长。如果用人工方法加温,打破冬眠期,就可加快生长速度,使养殖周期缩短至12个月~15个月。甲鱼的人工加温快速养殖,根据升温方式的不同分...阅读详情
-
一、孵化环境条件 1、水温 瓦氏黄颡鱼受精卵水温在19~28℃时均能孵化出鱼苗,最适水温是23~28℃。胚胎发育的速度与发育是否正常,与水温的高低直接相关。水温低于18℃孵化,患水霉病增多;水温高于29℃时通常会出现较多的畸形鱼苗,均影响孵化率。 2、溶氧及流水 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溶氧。所需要的溶氧量,既与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有关,又与所孵化受精卵的放置密度有关。水体溶氧量必须保持在6毫克/升以上。受精卵孵化时宜采用流水方式,因为流水具有较高的溶氧量,而且流水还能不断带走胚胎发育的代谢废物和棕片粘...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