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秋季雨水多,会使猪栏(圈)内潮湿,以致猪风湿病的发生呈上升势头。病猪的肌肉发生机能障碍,腰硬如板,四肢不灵活,发病初期步态缓慢,病情加重后四肢伸直,卧地不起,强行扶起后四肢及全身肌肉震颤,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疼痛严重时病猪发出尖叫声。猪急性肌肉风湿病与破伤风有类似的临床症状,但感染破伤风的病猪通常有创伤史,且神经兴奋性增强,四肢强佝,尾腰僵直如木马,用水杨酸钠制剂治疗通常不能缓解病症。...阅读详情
-
在规模化猪场从事过乳仔猪饲养管理的朋友们都知道,一般在仔猪断奶一周后,都要将分娩舍的仔猪转至保育舍,此时,就要对原本不在同一窝成长的仔猪进行并群饲养,通常是两窝并一群。并群后,由于猪具有确立各自在群体中的地位的习性,就必须通过咬架争斗来决定,这种战斗往往要持续12-24小时,战斗结束后,每头仔猪通常是遍体鳞伤。猪一生中要经过很多次应激,而此时由于仔猪恰好面临转栏后的环境改变,加上仔猪本身免疫力就比较差,这种并群+转栏的应激基本成为猪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应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养殖的损失。由于以往我们没有找到合...阅读详情
-
防舍温过高:对过夏的怀孕母猪,要营造凉爽环境。猪舍要保持干燥,门窗应安装纱网防蚊蝇;应配有遮阳、通风等设备,防止中暑及其他热性应激疾病的发生。热天可向舍内喷洒凉水,但不要直接喷在母猪身上。在气温达到30℃以上时,可采取安装空调、电风扇等措施,迅速降温,以防造成死胎。防疾病传染:夏季妊娠母猪容易生虱子和疥癣,特别是生在猪耳郭内的要及时防治,彻底根除。妊娠后期的母猪,临产前3天应减料,产后只喂些稀麦麸皮粥即可。在转移产房前对母猪全身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清洗,并晾干。同时对产房清洗和消毒,这样才能保证仔猪产...阅读详情
-
1青料与精料不宜单一喂猪要达到快速育肥的目的,青料必须搭配40%的精料。精料即为一般猪用全价料,可在饲料中加入10%的糯米米糠。在饲喂时,一般先喂精料,再喂青料,每天4次,每次以半小时内吃光为佳,采用这种方法每天增重800克。2颗粒饲料喂猪不宜加水有不少农户在用颗粒饲料喂猪时,仍和喂各种粉料一样,先加水拌成粥,有的甚至用开水冲料或在锅里煮熟,这不仅不能体现颗粒饲料的优越性,还会使颗粒饲料营养遭到破坏。颗粒饲料是全价配合粉料经颗粒饲料机压制而成的。它与粉料相比,具有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发病率低,采食量大,家...阅读详情
-
野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野猪大肠杆菌病多数因圈舍潮湿或圈舍不卫生及母乳蛋白质过高而诱发本病,主要症状是发病初期排泄与饲料同样颜色或类似乳汁样的稀便,后期粪便变成灰色或灰白色,个别变成黑褐色,带有腥臭味。个别病猪发烧40―41度,有的病猪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对证治疗,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预防:1、保持圈舍干燥,防止潮湿。2、哺乳前必需用消毒液清洗母猪乳房后再让仔猪哺乳。3、母猪于临产前20―30天各注一次仔猪大肠杆菌基因工程K88―STI―LT8三价灭活苗一次,产后仔猪3―5日龄注射一次。仔猪大肠杆菌的治疗;对...阅读详情
-
每年秋后是猪裂蹄病的多发期。发病时间从10月、11月开始,12月最为严重。发病的多为待配或初配的后备公、母猪,饲养在水泥、砖铺地面粗糙的新建猪舍。发生蹄裂后局部疼痛,起卧不便,因卧地少动继发肌肉风湿;有的磨破皮肤,形成局部脓肿,轻者影响按期配种或孕期正常活动,重者消瘦死亡或淘汰。发病原因主要是因秋后天气由暖转凉,由于猪体的适应性调节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导致正常脂类物质分泌减少,青年猪蹄壳薄嫩,加上粗糙地面等碰撞磨擦,因而造成蹄壳出现裂缝。...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