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仔猪断奶后,肌肉、骨骼生长十分旺盛,因此需要丰富的营养物质。(1)能量:根据国家饲养标准规定,10-20千克重的断奶仔猪每天每头需消化能12.58兆焦。由于仔猪食量较少,要求每千克日粮中所含的消化能水平要高,10-20千克重的仔猪每千克饲粮中的消化能不低于13.84兆焦。(2)蛋白质:断奶仔猪肌肉生长十分强烈,蛋白质代谢也很旺盛,为此必须供给充足、优质的蛋白质饲料。10-20千克重的断奶仔猪,饲粮中应含粗蛋白质19%,赖氨酸0.78%,蛋氨酸+胱氨酸0.51%。20-60千克重的生长肉猪,饲粮中含粗蛋白质...阅读详情
-
后备母猪引种和饲养管理1.选好品种和品系,获取优良的遗传性状。2.做好检疫和后备猪的适应(驯化)工作:很多疾病是通过引种引进的,某些隐性感染的猪经过长途运输、环境、饲料改变等应激,没几天就发病。所以引种猪一定要隔离观察45天以上。避免频繁地从多个猪场引种。一般以50~60公斤为宜,不宜过大。3.后备母猪隔离,按猪场免疫程序做好常规免疫,重点防猪瘟、蓝耳病、口蹄疫、伪狂犬、细小病毒、日本乙脑等。其它疫苗可根据本场具体情况而定;冷水刺激后备母猪,发现皮肤变白、被毛竖起、寒颤猪应淘汰。后备母猪最易受HPS和PR...阅读详情
-
近来,猪病毒性腹泻发病较多,让许多养殖户措手不及,造成了损失。那么猪病毒性腹泻是怎么引起的?如何预防呢?从目前来看,猪病毒性腹泻病的病原主要为轮状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及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发病条件是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所致。发病猪表现为拒食、呕吐、拉稀、体温有时偏高。猪病毒性腹泻并不可怕,治疗也不难,一般不会死猪。但未断奶的仔猪由于抵抗力弱,往往会因脱水而死亡,损失比较严重。对于该病的治疗,一般采取保守疗法,即抗菌消炎,强心补液。对大群猪可用口服补液盐自由饮水,并加入预防剂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限制饲喂,以减...阅读详情
-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自然发病的动物常限于偶蹄兽,如黄牛、水牛、牦牛、猪、绵羊、山羊、骆驼等,幼畜(新生仔猪、犊牛、羔羊)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发病率100%,常引起幼畜死亡。本病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通过水泡液、排泄物、分泌物、呼出的气体等途径向外排散感染力极强的病毒,污染饲料、水、空气、用具和环境。屠宰后通过未经消毒处理的肉品、内脏、血、皮毛和废水广泛传播。1.猪回蹄疫的诊断猪口蹄疫主要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阅读详情
-
猪Ⅱ型链球菌病是由猪Ⅱ型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11月份发病较多,一般呈零星散发或呈地方性流行。临床症状:潜伏期多为1―3天,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粘膜发绀,口鼻流出红色泡沫样液体,腹下皮肤呈红紫色,有的背部皮肤出现广泛性充血、潮红、运动共济失调、后躯拖地、倒地四肢呈游泳状、磨牙、昏睡等脑膜脑炎症状。病理变化:血液凝固不良,胸、腹下和四肢皮肤有紫斑或出血斑,心、肝、脾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小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颌下、腮腺、腹股沟浅淋巴结出血,脑膜充血、出血...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