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母猪无乳综合征,是母猪产后的常见病之一。主要见于初产及老龄母猪。其特征主要是母猪产后1到3天,泌乳逐渐减少,厌食,精神萎靡,不愿让仔猪吮乳。(一)病因: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应激因素、饲养管理不当、内分泌失调、传染性因素影响等。(1)应激因素:许多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如周围环境噪音太大、转群时粗暴驱赶母猪等;(2)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品种单一或营养不足,产后缺乏精料及青绿饲料,产房拥挤、温度过高、通风不良等;(3)内分泌失调:后备母猪早配或早产,体质瘦弱,乳腺发育不良,从而内分泌失调造成促乳素等...阅读详情
-
来源和体重不同的猪合成一圈饲养,常相互咬架,影响猪的健康和增重。因此,根据猪的生理特征,合理分群,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采取有效的并群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圈栏设备,提高养猪效益。分群原则将来源、体况、性情和采食等方面相近的猪合群饲养,分群管理,分槽饲喂,以保证猪正常生长发育。同一群猪内体重相差不宜过大,小猪不宜超过3~5公斤,架子猪不超过5~10公斤。分群后要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要任意变动。密度适宜一般每头断奶仔猪占圈栏面积0.7平方米,育肥猪每头1.2平方米。每群以10~15头为宜。冬季可适当提高饲养密度,...阅读详情
-
脂肪的过度沉积不仅影响了动物产品的品质,更为严重的是,食入过量的脂肪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由此导致的肥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冠心病等“富贵病”发率提高。广大畜牧工作者已开始注意到脂肪代谢对畜禽胴体品质影响的重要性,正着力通过遗传选育、使用激素、免疫和营养调控等技术手段来改善胴体品质,增加瘦肉产量。本文主要从营养调控方面加以综述。1猪体脂沉积规律猪体脂分为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两类,棕色脂肪主要分布在肩胛间、肩胛下、颈部、肾周、胸部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白色脂肪主要分布在皮下、腹腔内,肌肉、结缔组织以及...阅读详情
-
1、查明病因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是有多种原因、有共同表现的症候群,采取对策时首先应查明病因。调查显示,可以认为主要还是由传染病引起的,而其中又以猪瘟、细小病毒感染、伪狂犬病、日本乙型脑炎为主。2、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猪瘟胎盘感染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猪场对猪瘟的预防仍应放在各种疫病之首位,消除和切断猪瘟病毒胎盘感染与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的恶性循环。免疫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免疫接种的重点应是后备猪,建议在配种前30天及15天左右各免疫1次,以后在污染较重的猪场,每产均应免疫1次;(2)对于母猪,细小病毒病于配...阅读详情
-
为了普及猪链球菌、猪链球菌病及人的猪链球菌感染的相关知识,消除广大读者认识上的一些疑虑和误区,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樊福好博士就猪链球菌感染及防护问题作出以下解答。何为猪链球菌?猪链球菌有哪些种类?答:猪链球菌有很多种,在临床上健康猪的扁桃体、肠道和粪便中都能分离到多种链球菌,其中有些链球菌是潜在的病原菌,这些链球菌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使猪只发病。当然,也有些分布在肠道内的链球菌是一种有益菌,可以帮助消化,帮助机体拮抗其它有害微生物。猪链球菌对人和猪有何危害?答:最近十几年以来,猪链球菌...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