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一)病原体属粘孢子虫目,碘孢虫科,碘孢虫属,并形碘孢虫。(二)症状患并形碘孢虫病的鱼苗,食欲不振,鱼体逐渐消瘦,肠内粘膜密布一堆堆整齐的孢子,或者开成许多大小不一的白色孢囊。寄生在脑部致鱼体弯曲,病鱼患旋转游动疯狂症。(三)危害及流行情况是草鱼肠内常见的寄生虫之一,对鱼苗阶段危害最严重,鱼苗培育后15~25天,往往因感染该虫而死亡。在鱼苗体长为25毫米之前,假如放养密度大,饲料缺乏,天气阴雨,鱼苗生长停滞,最易感染该病。孢子进入寄主肠内,受胃液刺激而放极丝,用以附着寄主肠组织,孢质从孢壳中出来变成活动的...阅读详情
-
锦鲤是大型高贵观赏鱼类,有红、白、黄、黑、蓝、紫等色彩,它以其艳丽晶莹的体色,潇洒优美的游姿,华丽俊俏的斑纹,雄健英武的风度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也是京郊在发展观赏鱼养殖业中,出口销往欧洲市场一个可创汇的主要品种。下面将有关锦鲤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一、环境要求。锦鲤对环境适应性较强,但不能抵抗水温急剧的变化,温度骤然下降或升高2―3摄氏度时,容易生病。如温度升降幅度达7―8摄氏度,则鱼匍匐于水底不食不动。若温度突变幅度更大时,锦鲤甚至会立即死亡,锦鲤最适生活的水温是20―25摄氏度,在这种水温中,...阅读详情
-
夏季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但此期间随着投入品的大量增加,水质变化最为频繁,并且灾害天气时有发生,管好一塘水,可保增产增收,若疏于管理,则可能前功尽弃,故此时的水质管理至关重要。下面介绍六种水质管理技巧,仅供参考。一、管好水源定水质在养殖中,水源是最基本又是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着水质条件和养殖成败,水源选好管好就决定了水质的基本条件。一般水源条件要求水源稳定、充足、清洁、卫生,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无任何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同时要求注、排水方便,且单注单排。在注、排水口处要建好拦鱼网具,既避免敌害生物及野...阅读详情
-
1、水池的大小和形状。水池的大小无特别限制,一般在10-50立方米之间,水深1.2-1.5米。过大不便管理;过小则水质易变化,不利鱼苗生长。形状多为圆形和方形,但以圆形效果较好,故方形池一般将直角抹圆。2、受精卵、孵化仔鱼的投放。直接投放上浮卵或投放孵化后的仔鱼,密度为2-6万粒/立方米。投放前,先注入半池过滤海水,之后每天添水10%,至满池时再换水。3、饵料。整个育苗过程使用的饵料有小球藻、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枝角类)、人工配合饲料。小球藻主要作为轮虫的饵料,同时又可改善培育池水质,从仔鱼开口至...阅读详情
-
生产中水泥池单养日本锦鲤成本较高,我地利用现有的池塘条件,土池套养日本锦鲤,替代原有的鲤鱼品种,其效益明显提高。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为一般常规养殖土池,呈长方型,东西走向,面积均为10亩,共10只,计100亩水面。正常水深2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土质为粘土,池底平坦、少淤泥。每口池配备3千瓦增氧机一台。2.池塘准备按常规鱼养殖方法,在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每亩125千克清池消毒,改善底质。鱼种放养前10天注入清水达1米深,并每亩投放有机肥150千克培育浮游生物。3....阅读详情
-
河蟹养殖池中套养鳜鱼,两者互不相残,而且具有互补作用:野杂鱼利用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以低值鱼换来了优质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生长。一、池塘条件:根据河蟹、鳜鱼均喜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饵料丰富、透明度高、水位适中的水域中生活的特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⑴清塘消毒:池塘清整在冬季进行(1月份),首先抽干池水,暴晒一个月,留淤泥5cm左右,用于种水草,维修池埂,使坡比尽量达到1∶3,使河蟹有足够的浅水区进行摄食活动。放养前两周,采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120kg~1...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