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症状:有少数鹌鹑不见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之后大部分鹌鹑陆续表现出精神沉郁、羽毛粗乱、翅膀下垂、闭目呆立、呼吸困难、张口喘息、口腔有多量黏液流出等症状。部分鹌鹑排白色稀便或血便。有的鹌鹑腿麻痹、站立不稳、头向前伸,经2―3天死亡。防治:①加强饲养管理,严禁鹌鹑舍内混养其它家禽。笼舍要保持清洁卫生,每月用消毒药消毒1次,饲料中应适当增加多种维生素、鱼粉、豆类、玉米等成分以增加鹌鹑抵抗力。②目前对此病无特效药治疗,患病鹌鹑应予淘汰。对健康鹌鹑以预防为主,接种新城疫疫苗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办法。可采用新城疫II系疫...阅读详情
-
(1)流行特点:鹌鹑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鹌鹑新城疫多在鸡新城疫流行后期发生,该病毒侵人机体后引起败血症,死亡率较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多发。病禽的唾液、粪便等均含有大量病毒,通过饲料、饮水和用具传染健康禽。病禽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也可通过空气传播病毒。以40~70日龄青年鹑发病较多,7月龄以上发病率较低。死亡率在产蛋前发病时为50%,在产蛋后发病时降低为10%,但病程较长,产蛋量明显减少。(2)临床症状:最急性型,发病迅速,一般不显示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急性...阅读详情
-
(l)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①急性型:精神倦怠,食欲减少渴欲增加,羽毛逆立,缩头拱背,两翅下垂,呆立一角,呈嗜状,反应迟钝。下痢,排褐色或红色糊状恶臭粪便,重者排血便肛门周围羽毛被排泄物污染而粘在一起。随病情发展,多数病例现神经症状,两胁常有痉挛,两翅轻瘫,两脚外翻或直伸或定期痉挛收缩。可视黏膜苍白,体况消瘦,体温下降而死亡。②慢性型:多见3月龄以上的禽。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不明显。病鹑渐进消瘦,体况减轻,间歇性下痢,产卵量减少,少见死亡。主要病变在肠道。盲肠高度肿胀,充血、出血严重,并有溃疡坏死灶。十二指...阅读详情
-
肉用鹌鹑前3周一般用育成期的饲料营养,后期适当增加能量含量。育肥料要以玉米、碎米、麦麸等饲料为主,一般可占到日粮的75%至80%,蛋白质可降低到18%,饲料中加入0.5%的盐,以刺激其饮水。每昼夜喂4至6次,以吃饱为止。...阅读详情
-
鹌鹑是由野生变家养的,虽经过人工驯养,但还保持有野生的习惯,如表现胆小易惊和怕音响、噪音,因此,要使鹌鹑多产蛋,必须给鹌鹑创造一个安静、适宜的饲养管理环境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饲养当年的鹌鹑,注意选择体壮无病、食欲性强的个体。鹌鹑的寿命一般为2年,孵化出的母鹑35-45天开始产蛋,产8-10个月后,其产蛋量下降。因此,饲养一年以上的鹌鹑产蛋量少,应及早淘汰产蛋一年以上的母鹑,经育肥后出售食用。其次,母鹑开始产蛋后,食欲旺盛,必须供足优质饲料。粗蛋白质一般应占饲料28%左右。鹌鹑一年中产蛋300枚以上...阅读详情
-
(l)干喂:喂干粉料省事,饲料不易变质,适合于大群饲喂和机械化管理,但浪费较大。(2)湿喂:加水将干粉料拌湿喂,适口性好,浪费少,但夏季容易酸败,冬季易结冰。在夏季可以早、午喂养湿料,晚上喂干料,冬季早、晚喂干料中午喂湿料。这样,夏季防酸败,冬季可。...阅读详情
-
密度与光照:鹌鹑40~60日龄便开始产蛋,产蛋期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60~70只为宜。密度过大,不但影响产蛋,而且容易产生啄羽、啄肛、啄蛋等恶癖。种鹑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40~60只为宜,以利鹌鹑交配。提高受精率。种鹑每天光照16小时,能保证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蛋用鹑,每天光照18~20小时。温度与湿度:产蛋鹌鹑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产蛋期最适温度为20~24摄氏度。舍温低于15摄氏度,产蛋明显下降。低于10摄氏度几乎停产。相对湿度以50%~55%为宜。饲料与饲喂:饲料应保持稳定,更换应逐步进行。在产蛋...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