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脱肛病是牛蛙的一种消化道疾病,由细菌感染,症状为直肠外泄于肛门,直肠红肿,病蛙摄食减少或停食,行动不便,体质瘦弱。该病多发生在成蛙,发病率虽低,但若不及时诊治,病蛙体质会逐渐消瘦,很难自愈,个别蛙还会死亡。用庆大霉素治疗牛蛙脱肛病,效果显著,治愈率达100%。方法如下:铁皮箱一只,可开闭的盖板上有通气孔;箱内盛冷开水3厘米深,庆大霉素8万单位溶水中。病蛙20只,均重200克,从池内用网兜捕出,洗净。先不急于把直肠塞回蛙体内,而是把病蛙放入箱内,使外泄的直肠直接浸泡在药液中。几小时后,逐个使病蛙口服庆大霉素...阅读详情
-
1.全池遍洒浓度为0.5毫克/千克的二氯异氰尿酸。2.每天按100千克蛙15克鱼泰8号的量拌饵投喂,连投5天。3.病重时,可按1千克蛙腹腔注射3毫升的剂量,治鳖灵2号;或按1千克蛙5万国际单位的剂量,注射10%葡萄糖的庆大霉素注射液。同时,在病蛙体表病灶处涂抹鱼泰8号。...阅读详情
-
(1)集约养殖。即高密度精养,包括单养、鱼蛙混养。蛙池面积以0.07公顷以内为好,水深l米,池边有坡度,池内放些水生植物,以利它栖息和隐蔽。蛙池可以放养幼蛙、成蛙或蝌蚪,但不能混养,只能单养。放养密度,一般每0.07公顷放养成蛙2000~3000只,当年变态的幼蛙10000只左右,翌年春,稀放为5000~6000只。(2)半开放式养蛙。就是在较大的水面,可投放幼蛙,以天然饵料为主,人工饵料为辅。(3)流放养殖。把牛蛙投放到成千上万亩的水面(国外及我国台湾省已采用此法)。这种水面内应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天然...阅读详情
-
室内养殖蜗牛人微言轻一项技术要求较强的养殖业,要科学合理地掌握以下几点技术要点:一、饲养土蜗牛喜欢栖于杂草丛生、土质松软,腐殖质较多的阴暗潮湿环境,因而饲养土要求土质疏松(以手捍不成团为宜)、潮湿、肥沃、酸碱度中性偏酸、无农药污染等。二、以细、嫩、多汁的青饮料为主(注意:蜗牛不吃带有气味的蒜、葱、韭菜、芹菜等植物,不爱吃叶面草质化、有剌、有绒毛的植物),辅以麸皮、玉米粉、黄豆粉、干酵母粉、钙粉等。青料要洗净切细,精料要烫软。青料、精料比例以能调成糊状为宜,混合均匀后均匀分撒,切忌成堆。投喂时,饲料量以能吃...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