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灰巴蜗牛属腹足纲柄眼目巴蜗牛科,又称蜒蚰螺、水牛,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豆类、马铃薯等蔬菜,取食作物的茎、叶、幼苗,严重时导致缺苗断垄。1.形态特征灰巴蜗牛贝壳中等大小,壳质稍厚,坚固,呈圆球形,壳高19毫米,宽21毫米,有5.5~6个螺层,顶部几个螺层增长缓慢,略膨胀,体螺层急剧增长,膨大。壳面黄褐色或琥珀色,并具有细致而稠密的生长线和螺纹。壳顶尖。缝合线深。壳口呈椭圆形,口缘完整,略外折,锋利,易碎。轴缘在脐孔处外折,略遮盖脐孔。脐孔狭小,呈缝隙状。个体大小、颜色变异较大。2.生活习性及发...阅读详情
-
一、室内箱式饲养。此法可利用空房间或房屋的附属部分,如阳台、走廊、过道、地下室、菜窖或建造半地下室养殖棚等作为养殖场所,设置饲养箱,将蜗牛饲养在箱内。用饲养箱养殖蜗牛是最常见的养殖方法之一。饲养箱可用边废木料、旧包装箱、无毒塑料板和竹、柳条等制作。但不能用含有芳香物质、单宁和树脂液以及有异常气味的材料,也不能用含铅油漆、沥青、农药、化肥、放射性等物污染过的材料。饲养箱的大小和用材可根据饲养条件决定。一般饲养箱的规格:可用1-1.5厘米厚的木板,做成长60厘米、宽40厘米、高35厘米或长75厘米、宽45厘米...阅读详情
-
散大蜗牛的产卵量高,繁殖率高,生产周期短,原产地为法国西部和阿尔及利亚。散大蜗牛属于食用蜗牛中的稀少种类,被列为世界四大名牛之一,主要生产国是法国和英国,中国是散大蜗牛第三生产大国。散大蜗牛是我国驯养的第二种食用蜗牛。最早引进是60年代,再度引进在1987年,在我国南北各地驯养已有十几年的时间,是一种适于我国北温带气候发展的食用蜗牛。人工养殖的散大蜗牛,目前已是星罗棋布地遍及我国的长江以北各省区。已被证明是最适合家庭养殖的珍稀食用蜗牛品种。1、饲养环境养殖室要阴暗、潮湿。蜗牛喜欢阴暗,并不是不需要阳光,而...阅读详情
-
一、病害的防治在养殖期间,要经常观察蜗牛的活动情况,对活动呆滞或不活动者,取出用清水冲洗后,仍不能恢复正常活动和取食者,一般都视作病态蜗牛。对于病态蜗牛,可用万分之四的食盐溶液加万分之四的苏打合剂进行冲洗,消毒灭菌。在饲料中加入千分之二的氯霉素,连喂数天。若仍不能康复,则要区别下列病害,对症治疗。1、结核病:在池土霉变的环境中易得此病,有一定的传染性。除保持饲养室的通风透气外,定期用抗菌素稀释液进行防治,连续喷洒3天。2、烂足病:真菌性皮肤病。腹足受外伤后感染所致,可用千分之四的高猛酸钾溶液对病蜗牛的软体...阅读详情
-
散大蜗牛的产卵量高,繁殖率高,生产周期短,原产地为法国西部和阿尔及利亚。散大蜗牛属于食用蜗牛中的稀少种类,被列为世界四大名牛之一,主要生产国是法国和英国,中国是散大蜗牛第三生产大国。散大蜗牛是我国驯养的第二种食用蜗牛。最早引进是60年代,再度引进在1987年,在我国南北各地驯养已有十几年的时间,是一种适于我国北温带气候发展的食用蜗牛。人工养殖的散大蜗牛,目前已是星罗棋布地遍及我国的长江以北各省区。已被证明是最适合家庭养殖的珍稀食用蜗牛品种。1、饲养环境养殖室要阴暗、潮湿。蜗牛喜欢阴暗,并不是不需要阳光,...阅读详情
-
病因:车轮虫寄生于蝌蚪全身皮肤,池水太脏,放养密度过高,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病症:患病蝌蚪尾鳍发白,并深入组织,严重者尾部被腐蚀,游动缓慢,滞呆于水面而死亡。防治:1)适当降低放养密度,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新;2)发病时,用“毒虫2号”全池泼洒,同时配合投喂“蛙必康”;每天一次,连服3天;3)用“浸泡博灭”浸泡患病蝌蚪,效果较佳。...阅读详情
-
A、牛蛙的外貌形态:牛蛙的成体分为头、躯干及四肢3部分。无颈及尾。全身皮肤裸露,光滑湿润,有粘液。1、头部头部宽而扁平,略呈三角形,前端较尖,游泳时阻力小,头颊灰绿色。头部着生有口、鼻、眼、鼓膜、声囊等器官。2、躯干部鼓膜之后、泄殖腔孔之前为躯干部。它是蛙体中最大的部分,短而宽大,其腹部较膨大。躯干内部容纳了蛙体大部分内丈夫。3、四肢躯干部着生四肢。前肢较短小,成年雄牛蛙拇指内侧有发达的“婚瘤”B、牛蛙蝌蚪的饲养管理1、投饵的基本要求:饵料必须新鲜、清洁,多样化,投饵应根据外界环境条件、蝌蚪生育期及健康状...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