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数与窝均仔猪头数。提高母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力。一、选择优良猪种的杂种母猪是提窝母猪产仔数的基础因为杂种母猪在繁殖性能上具有杂种优势。所以,在我国工厂化养猪中普遍采用。在选择后备母猪时,体型上应平直或微倾,腹部比较大而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力都比较差。母猪奶头排列要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奶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保持中等膘情的母体(不肥不瘦)繁殖性能较好,瘦肉率过高的母猪,其繁殖性能较差。在三元...阅读详情
-
按猪每千克体重用白酒2毫升,倒入饮水中,每天喂2次,不吃食和不饮水的猪可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用白酒2毫升,每天注射1次,连用3天即可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治疗期间要停喂或少喂饲料,但必须供给充足的浓度为1%的食盐水,以防脱水。...阅读详情
-
子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生产中挖掘母猪生产潜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但是子猪断奶后生长速度加快,对饲养管理要求比较高。因此,在整个哺乳和保育期均要实行配套管理技术。圈舍要求在母猪圈舍内分别隔出补料间和保温间,两间只允许子猪自由出入。保温子猪在整个哺乳期要注意保温。室温不能低于20℃,尤其是子猪产下的前3天,温度要保持在28℃左右,日温差不大于2℃。刚产下的子猪要放置在保温箱(间)中保暖,定时放出喂奶,并及时让子猪吃到初乳。补铁初生子猪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为防止子猪缺铁性贫血,给早期断奶带来影响,子猪...阅读详情
-
2003年11月,信阳市某养猪场,由于饲喂霉变玉米,导致300多头猪陆续发病,共死亡两头。其中断奶仔猪180多头,保育猪140多头,后备母猪36头。先用磺胺嘧啶治疗,后来用土霉素治疗均无效果。经诊断为赤霉菌毒素中毒,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病猪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正常或略微升高,部分猪皮肤广泛性潮红,少数猪腹泻。小母猪症状比较典型,乳腺增生,阴门肿胀、潮红、明显突出,严重者阴唇张开,阴道黏膜肿胀,流出混有血液的分泌物。但小母猪均无发情表现。去势公猪包皮水肿,乳腺肥大,有两头直肠脱出,肠黏...阅读详情
-
哺乳阶段的仔猪腹泻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如黄痢、白痢等,也可由病毒如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等引起,还可由球虫病引起。伪狂犬病引起的腹泻也不容忽视。球虫病腹泻主要表现为松软的稀便,引起的死亡率非常低。黄痢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疾病,以剧烈水泻、迅速死亡为特征。白痢是仔猪哺乳期内常见的腹泻病,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带腥味的浆液状稀粪为特征,发病率高而致死率低。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是造成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可发生于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引起呕吐和严重水样腹泻,粪便含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阅读详情
-
猪肺丝虫病的病原是后圆线虫,虫体白色丝状(故称肺丝虫病),体长1.2厘米~5.1厘米,寄生于猪的支气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由于蚯蚓是中间宿主,所以凡有蚯蚓生存的地方,都有这种病的流行。尤其夏季高温雨季,土质肥沃、粪土污秽、不卫生的环境更易发生。该病主要发生于仔猪和幼猪。病猪逐渐消瘦,贫血,阵咳,鼻流黏液,呼吸急促,猪长得慢,严重猪可致死亡。肺虫虽寄生于猪气管内,但虫卵是从消化道排出和感染的。是因为寄生在支气管内的雌虫产下的卵,当猪咳嗽时随着痰液经气管、喉头被咽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体外土壤中,虫卵若被蚯蚓...阅读详情
-
发病情况发病猪只均为刚下产床的断奶子猪,平均体重15千克左右。自下产床2天后,就开始陆续发病,用磺胺类药和青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就诊时,已死亡1头;其余猪只呼吸困难,张口喘气,鼻流出红色泡沫样液体,精神沉郁,步行不稳,拒食呆立,皮肤苍白,个别猪只耳朵颜色深红,颈部腹侧严重水肿,有淤血斑。临床检查,病猪体温升高40℃~42℃,咽喉部发生急性肿胀,高度呼吸困难,个别猪只口、眼、黏膜呈紫红色,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等处的皮肤可见红斑,指压褪色,后腿跗关节肿胀。剖检病变切开咽喉部结缔组织可见胶性物以及淡黄色液体浸...阅读详情
-
在北方地区,冬季的温度较低,有条件的猪场可以把猪舍温度控制在10℃以上,这样的猪舍只在母猪产仔时注意给仔猪加温即可。当仔猪达到15日龄后,可随母猪居住,不再单独加温,但必须多加垫草、勤换垫草、保持舍内干燥卫生。条件较差、没有加温设施的,可以给小猪做一个单独加温的小窝,里面放上加热板或用红外线加温灯照射,前期用功率较大一点的,后期可用小点的,一直到20-30日龄后,根据外界温度停止加温。停止加温后,一定要多加和勤换垫草,依靠母猪和小猪自身体温取暖。冬季,仔猪断奶时间要延长一定时间。断奶仔猪因个体小、抗寒能力...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