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
-
玉米是我国四大主要农作物之一,选育高产、稳产、抗病、优质玉米品种是玉米育种永恒的主题,依此为目标,我们在育种素材的选用,育种方法的选择等方面有所创新,于1995年组配出高产、抗病、活秆成熟、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的玉米新杂交种硕秋8号。该品种投入市场应用后,种植面积急剧上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随着玉米面积的持续扩大,将进一步发挥其增产增收的作用。1品种来源及选育硕秋8号是1995年冬在海南岛用211作母本,峰83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11是502中变异株白交选育而成;峰838是138改良系选育而成...阅读详情
-
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注意合理轮作和田园卫生,减少病菌来源;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培育健壮植株。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对天敌安全的农药及其混配剂;农药应交替使用,符合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用药后,要达到安全间隔期后才能采收、出售和食用。甜玉米常见虫害有玉米螟、斜纹夜蛾、蚜虫等,常见病害有纹枯病,大、小叶斑病,细菌性心腐病,细菌性基腐病等。1、玉米螟①农业防治。雄穗抽出心叶1/3-2/3时,隔行或隔株去雄,去雄穗占全田的1/3,上午9:00-10:00为宜,以...阅读详情
-
1.吸肥特性。(1)吸氮特性。此期吸氮量比苗期多,比穗期少,占总吸氮量的34.5%,而且随产量水平提高,此期吸氮明显增加。因此,提高玉米产量必须增加吐丝后的吸氮量。(2)吸磷特性。此期吸磷量最大,占全部吸磷量的57.97%,随产量水平提高,吸磷量也显著增加,因此,提高产量应重点增加后期阶段的吸磷量。(3)吸钾特性。此期吸钾量与磷相似,比苗期多,比穗期少,占一生总吸钾量的34.4%,随产量水平提高,吸钾量增加较少。2.施肥技术。(1)氮肥。玉米穗分化期吸氮量最多。根据产量随开花结实期吸氮量增多而显著提高的吸...阅读详情
-
根据市场行情,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合理安排茬口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结合安徽本地消费习惯,采用特早熟毛豆-西瓜-秋玉米一年三熟栽培模式,每667平方米可产鲜毛豆500kg左右、中熟西瓜4000kg左右、秋玉米2000kg左右,年纯收入近万元。现将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特早熟毛豆1.1品种选择及播种特早熟毛豆宜选用早熟耐寒耐弱光、肉糯细嫩易熟、产量高的品种,如95-8、春绿、早生白乌等。选排灌方便的地块,冬前深翻冻垡,结合春耕施底肥,可在2月上中旬采用大中棚加地膜覆盖的方式播种,播种前10天左右扣好棚膜...阅读详情
-
【商品名称】百草敌(Banvel)【通用名称】麦草畏(dicamba)【加工剂型】48%百草敌水剂【用药量】苗前土壤有机质在2.5%以下,砂质土每公顷用48%百草敌560毫升,壤质土用875毫升,黏质土用1160毫升;土壤有机质2.5%以上,砂质土用875毫升,壤质土、黏质土用1200毫升。苗后每公顷用48%百草敌500~560毫升。【使用时期】玉米播后苗前或玉米出苗后至株高60厘米时施药。【防治对象】藜、柳叶刺蓼、酸模叶蓼、卷茎蓼、苍耳、反枝苋、香薷、水棘针、苘麻、猪毛菜、猪毛蒿、黄花蒿、播娘蒿、薄蒴草...阅读详情
-
一些地方将玉米剥皮后双穗皮互系吊挂在室外储存,以为这样即可快速降低玉米水分,又可缓解储粮库房不足的难题。其实,这种做法弊多利少,不足取。其原因如下:1、破坏营养。因高温和阳光照射,会使其中的脂肪、粗蛋白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B--2、湖萝卜素等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在烈日下长期暴晒的玉米,不但营养价值严重降低,而且口味不佳,适口性变差。2、吸附毒物。玉米储存在空气中,会大量吸附空气中飘浮的有毒物质,城郊及化工厂附近则更为严重。食用了这种玉米,轻者损害身体健康,重者会导致癌症,危及生命。3、产生霉菌。储存...阅读详情
-
金秋10月,笔者来到内蒙古敖汉旗长胜镇清河村刘百明红干椒套种玉米试种地块,看到田地间人们在欢笑和丰收的喜悦中正忙碌着采摘红鲜椒和收获玉米,恰巧赶上来自山东、吉林等地外商的车辆在抢购红干椒,有的采摘、有的装箱、有的过秤、有的装车……整个田地呈现出一派繁忙、热闹、丰收的景象。种植户刘百明按捺不住丰收的喜悦笑着对我们说:“现在种地不讲究科学,不优化种植业结构,不搞特色种植,靠老一套单一的、传统的种植大苞米是行不通的。我今年搞了14亩红干椒套种玉米试种项目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可以说是选对了路子,现在14亩红干椒套...阅读详情
-
玉米耕葵粉蚧于80年代末在河北省赵县、满城首先发现以来,随着机械化耕作程度的提高,该虫已在河北省普遍发生,成为制约玉米增产丰收的主要害虫。由于该虫早期在根部危害,不容易被发现,尤其大部分农民不认识此虫,从而导致危害加重,严重的造成绝收。识别危害状:该虫一年发生3代,以第二代危害为主,其发生于6月中旬至8月上旬,主要危害夏播玉米幼苗。6月中旬末,夏玉米出苗后,卵开始孵化为若虫,而后迁移到夏玉米的主茬根处和近地面的叶鞘内,进行危害。受害植株茎叶发黄,下部叶片干枯,矮小细弱,降低产量,重者根茎部变粗,全株枯萎死...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