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
-
审定编号:粤审玉2007004选育者:郭裕祥品种来源:9920A/华11-2特征特性:甜玉米单交种。秋植生育期70~72天,与粤甜3号相当。植株矮壮,整齐紧凑,株叶形态好,前、中期生长势强,后期保绿度好。株高192~195厘米,穗位高68~69厘米,穗长19.8~20.2厘米,穗粗5.0~5.1厘米,秃顶长1.3厘米左右,单苞鲜重320~327克,单穗净重267~272克,千粒重405~418克,出籽率69.12%~69.94%,一级果穗率86%~88%。果穗圆筒型,籽粒淡黄色,粒大饱满,穗形美观。可溶性...阅读详情
-
国内利用玉米芯种植菌类一直处在探索阶段,许多技术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日前,由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等单位主持的“玉米芯栽培平菇、金针菇高产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获得成功,可用玉米芯原料直接生料栽培平菇、金针菇。其技术要点为:将原料粉碎成大豆粒大小的颗粒料堆闷24个小时,并选用与之相应的优选菌株,提高料水比,适当加大接种量。采用在培养料中添加麸皮、尿素、豆秸粉相结合的生物―――化学氮源、微孔发菌、大棚覆土等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使发菌成功率达99%以上,平菇生物学转化率达到150%,金针菇生物学转化率达到12...阅读详情
-
1选育过程雪糯1号系北京宝丰种子公司以白色糯玉米自交系N58作母本,白色糯玉米自交系L66作父本,于1998年组配成功的玉米杂交种。2002~2003年在北京对其进行连续鉴定和品比,产量、品质等方面均表现稳定,籽粒纯白,口感特别好,商品性极佳。2005年在北京市甜糯玉米区试中较对照中糯1号显著增产。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北京市审定(审定编号京审玉2006009)2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强,株高216cm,穗位94cm,穗长19.2cm,穗粗4.2cm,穗行数14~16行,籽粒白色,粒深0.94cm...阅读详情
-
瑞典秆蝇在玉米田发生特点是什么?笨样防治?瑞典秆蝇每年发生4~5代。以幼虫在小麦麦株内越冬。第一代主要危害春玉米;第二代主要危害夏玉米;第三、四代危害自生麦苗、杂草和自生玉米苗;第五代危害小麦秋苗。瑞典秆蝇世代重叠严重。(1)瑞典秆蝇在玉米田的发生特点:①被害状表现多样化。幼虫孵化后即从心叶缝间钻入心叶内危害,因幼虫蛀入玉米心叶的早晚及蛀入的深度不同,其被害状表现为枯心、环形或歪头、皱缩破裂3种类型。枯心型:玉米幼苗被害早且又危害到生长锥,在玉米4~5叶期表现为枯心型。被害株的株高显著低于健株,分蘖增多,...阅读详情
-
春玉米套大白菜,一般亩产春玉米600-650公斤,春大白菜5000公斤,一季亩收入5000元以上。该模式的优点:一是利用生育期长短结合,提高单位面积效益;二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辅相成,提高玉米单株产量,又有利于减少大白菜病毒病的发生。一、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玉米选择适宜稀植的大穗型品种豫玉22、苏玉糯1号等,大白菜选用耐低温、抗病、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如春大将、春夏王等。3月中旬等行播种玉米,播后覆盖地膜,玉米行距1.1米,株距0.22米,每亩栽培密度2800株。大白菜3月中旬采用拱棚营养钵或营养袋育苗,苗...阅读详情
-
津单8审定编号:津审玉2006007品种来源:以JR21为母本、Q13为父本于2003年杂交选育而成。母本JR21是外引杂交种N1006开放穗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父本Q13是杂交种78599自交选育而成。选育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主要特征特性:幼苗拱土能力强,易抓苗。苗期长势整齐一致,早发性好。夏播生育期94天。株高257.8厘米,穗位106.8厘米。主茎叶片数18-19片,株型半紧凑,叶片稀疏,单株叶面积小,通风透光好。气生根发达。果穗筒型,穗长20.2厘米,穗行数12-18行,单穗粒重178.2克,百...阅读详情
-
特性:该杂交处株型较紧凑,幼苗叶鞘浅紫色,夏播生育期平均97天,株高平均249厘米,穗位高平均90厘米,全株叶片21片,雄穗分支15-18。穗圆筒型,穗长18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粒数532粒,白轴、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80-400克,出籽率88.5%,茎杆坚韧,根系发达,抗倒伏性强。产量表现:该杂交种2006在山东聊城试验:亩产712.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2%,2007年山东聊城试验亩产683.6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长4.7%。栽培要点:适宜夏直播,密度以35...阅读详情
-
潞玉6号玉米新品种是由山西省长治市潞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开发。特征特性生育期125天,株高285厘米,穗位高90厘米,穗长28厘米,穗粗5.8厘米,穗行数18~20行,行粒数46~50粒,籽粒桔红色,半硬粒型,容量大,品质好。千粒重360克左右,出籽率83.3%,综合抗性强,活秆成熟。产量表现2002、2003年二年品比试验分别亩产814.2公斤和907.5公斤,较农大108分别增产9.4%和13.4%。2003年山西省中晚熟区预试,平均亩产847.1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8.2%,排名第二位。2...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