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
-
每年的7月份是玉米生长旺季,亦是管理的关键时期。7月13日,河南省宝丰县农业部门组织专家召开玉米专家会诊会,探讨当前玉米田间管理技术,分片下乡走入田间指导农民搞好当前玉米病虫害防治。据了解,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部分地区旱情、病虫害发生严重,尤其是病虫害发生面积大,直接影响着玉米产量。专家建议,要及时抓好病虫害防治。对棉铃虫,要做到玉米田防治与其他作物田防治相结合,尽量选用高效复配农药和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对茎基腐病、叶斑类病害,要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目前,春玉米、套种玉米播种较早的地块,...阅读详情
-
症状特点:该病是玉米重要病害之一,被有些省市列为检疫对象。东北发生重,江苏、安徽、四川、广东、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浙江等省都有发生。玉米地上部均可发病,但茎秆和果穗受害重。茎秆、叶鞘染病多在近基部的4—5节或近果穗的茎秆产生褐色或紫褐色至黑色大型病斑,后变为灰白色。叶鞘和茎秆之间常存有白色菌丝,严重时茎秆折断,病部长出很多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抱子器。叶片染病多在叶片背面形成长条斑,长5cm,宽l一2cm,一般不生小黑点。果穗染病多表现早熟、僵化变轻。剥开苞叶可见果穗下部或全穗籽粒皱缩,苞叶和果穗间、...阅读详情
-
一、巧治秃顶玉米果穗顶部常有一部分形不成籽粒的现象,俗称秃顶。形成秃顶的原因主要是花丝授粉不良、孕穗期缺肥早衰等。防止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后期追肥。玉米追肥应本着“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玉米长到15片叶左右时,可随浇水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0公斤或硝酸铵10~15公斤;在玉米抽穗至灌浆期,667平方米用0.25公斤磷酸二氢钾和0.5公斤尿素兑水40~50公斤,于下午进行叶面喷施,可显著减少秃顶。2.及时去雄。玉米去雄后,减少了水分和养分的消耗,能促使果穗长粗、籽粒饱满,同时改善了玉米上部的通...阅读详情
-
玉米大斑病,在全国玉米产区都有分布,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生特点: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均可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百米深的病叶上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习油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病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田间始见病斑时间:在华...阅读详情
-
【商品名称】伴地农(Pardner、Buctril)【通用名称】溴苯睛(bromoxynil)【加工剂型】22.5%乳油【用药量】春玉米每公顷用22.5%伴地农l.5~l.8升。夏玉米每公顷用22.5%伴地农1.2~1.5升。【使用时期】玉米苗后4一8叶期,阔叶杂草基本出齐,4叶期前生长旺盛期施药。【防治对象】柳叶刺蓼、酸模叶蓼、反枝苋、麦瓶草、藜、龙葵、苍耳、猪毛菜、麦家公、田旋花、卷茎蓼、豚草、苘麻、香薷、垂果南芥。【使用技术】喷液量人工每公顷300~450升,拖拉机150升。施药应选早晚风小、气温低...阅读详情
-
1菌种的选择及培养1.1选择适宜菌种香菇属于低温和变温结实的食用菌类,按子实体发生的季节分为5种类型:①高温型;②中温型;③低温型;④中偏高温型;⑤中偏低温型。临沂市玉米套种香菇一般为春末、夏季和初秋出菇,应选择高温型品种,如武香1号、L26、50830等。1.2菌种培养香菇菌种分为1、2、3级,其中1、2级菌种一般由专业技术人员接种,3级菌种(即栽培种)由于用种量大,考虑到菌种自身生长及运输污染等因素,应由农户自行培养。3级菌种应于上一年的12月底或当年1月初进行培养,生长期50~60天,培养温度20~...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