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

  • 孟州09年夏玉米田间管理指导
    2022-11-11
    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广大农户种粮积极性高,目前秋田管理形势整体良好。一是播种较早。由于我市机械化程度高,小麦收获及时,夏玉米播种速度快、质量高。6月5日前播种20万亩,占75%,8日播种结束。二是小麦秸秆还田率高,达99%,为秋田的保墒增肥,控制杂草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管理动手早。玉米播种后及时浇灌苗水和化学除草;四是天帮忙。玉米播种前后,我市从6月3日到8日有2.0-24.8mm的降雨,为保证玉米的苗齐、苗壮、苗匀进一步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病虫隐患...阅读详情
  • 恒丰4号(玉米)
    2022-11-11
    该品种株高235厘米,穗位95厘米,穗长25厘米,穗粗5.3厘米――6.0厘米,穗行数16行――18行,黄粒红轴,半硬粒型,耐旱,整齐度好,千粒重300克,2000年品比亩产594.7公斤。该品种适宜在山西春播中、早熟区及山区的旱地和一般水肥地种植。...阅读详情
  • 优选50(玉米)
    2022-11-11
    优选50是河南省民权县特种动植物研究所利用我国粮饲玉米优良品种ZY32粮草王改良杂交而成的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优选50属中早熟品种,生育期为105天左右,株高一般3米左右,水肥好的地块单株结穗可达3个,秸秆粗壮,叶片肥厚宽大,叶面光滑,成熟时玉米籽粒饱满晶莹,其叶秸在玉米收获后仍青翠欲滴,一般地块667平方米(1亩)可产玉米500-800公斤,玉米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玉米高出5%-7.5%,用来养蛋鸡可增产15%-25%。每667平方米产鲜茎叶一般可达1-1.5万公斤,经测试,鲜茎叶粗蛋白含量可达15%-20...阅读详情
  • 玉米的双垄全膜覆盖集雨
    2022-11-11
    该技术核心是通过大小双垄覆盖地膜,充分接纳降雨,特别是春季5毫米左右的微小降雨,汇集雨水进入播种沟,保证玉米正常出苗,降水利用率达到90%;并有效地减轻了土壤表面的风蚀和降雨冲刷。一般在播前10~15天整地施足基肥,用步犁起步,小垄宽40~50厘米,垄高15厘米;大垄宽70~80厘米,垄高10厘米。用铁齿耙好垄面,无土坷垃,形成人小垄和播种沟,用120厘米超薄膜全地面覆盖,然后在垄沟内按种植密度要求的株距先打孔,以便接纳降雨,于4月中旬播种,株距33~40厘米,亩保苗3300株左右。旱地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阅读详情
  • 稻作区玉米粗缩病防治措施
    2022-11-11
    玉米粗缩病是以灰飞虱为传毒媒介的一种病毒性病害,病原物为玉米粗缩病毒。该病发生规律是带毒的灰飞虱成虫或若虫在小麦、温室大棚或田头地边杂草等场所越冬,第二年5-6月,带毒灰飞虱从小麦和水稻田陆续迁移到距离最近春夏播玉米田传毒危害,造成玉米粗缩病发生。一、远离水稻秧田区种植玉米。由于水稻秧田是灰飞虱危害的主要对象田,所以水稻秧田也是灰飞虱的主要聚集场所,密度大、虫量高,调查表明东海县水稻秧田飞虱虫量每平方尺高达20头,所以秧田附近的玉米田及飞虱虫量也相应较高,传染玉米粗缩病毒机率也相应较大,故要远离水稻秧田种...阅读详情
  • 玉米粗缩病综合防治方法
    2022-11-11
    在玉米粗缩病的防治上,要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方针,其核心是控制毒源、减少虫源、避开危害。加强监测和预报在病害常发地区有重点地定点、定期调查小麦、田间杂草和玉米的粗缩病病株率和严重度,同时调查灰飞虱发生密度和带毒率。在秋末和晚春及玉米播种前,根据灰飞虱越冬基数和带毒率、小麦和杂草的病株率,结合玉米种植模式,对玉米粗缩病发生趋势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测预报,指导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尽管目前玉米生产中应用的主栽品种中缺少抗病性强的良种,但品种间感病程度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根据本地条件,选用抗性...阅读详情
  • 雨季防治玉米褐斑病
    2022-11-11
    当前已经进入雨季,夏玉米上的一些常发病害如褐斑病开始显露迹象。1、症状发生在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有时在果穗外苞叶和雄花上出现黄色长圆形到圆形的很小斑点。首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以叶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出现横带状症状。最初为黄褐或红褐色小斑点,病斑为圆形、椭圆形到线形或梭形,隆起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红色,小病斑常汇集在一起,严重时叶片上出现几段甚至全部布满病斑,叶片上的病斑常呈白色透明;在叶鞘上和叶脉上出现较大的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散出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孢子囊),病叶局部散...阅读详情
  • 杂交玉米制种的几个质量环节
    2022-11-11
    杂交玉米制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种子的质量,对经济效益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一、制种环境1.杂交制种必须有相应的隔离区,制种时应考虑不同品种之间的隔离区距离。2.部分农户制种水平和意识不高,不具备时间观念,对制种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为提高农户的制种水平,培养其紧迫意识,技术人员需耐心给农户传授制种技术,逐年提高各项制种技术。二、制种技术1.确保隔离区杂交制种要求有一定的隔离区,一般制种玉米隔离距离为300米。2.种子去杂播种前去除种子中的秕籽、超大粒、特小粒等粒型不一致和颜色不一致的种子,以初步保证亲本种子的纯...阅读详情
  • 嫩玉米常温保鲜新技术
    2022-11-11
    常温贮藏克服了冷冻法的不足,加工成本低,可安全贮存半年以上,产品的风味、口感、色泽与刚收获的鲜品基本相同,可使效益提高2~3倍。适合保鲜的品种有:①石榴籽水晶红玉米。此品种色泽诱人,口感香黏,皮薄,鲜食无渣。②七彩黏玉米。色泽鲜艳,有黑、白、红、紫、黄、绿和蓝等多种颜色,味黏、甜、鲜、香。③黑霸王。该品种为黑玉米中穗型最大、品质最优的高产优质品种。用此品种加工的即食黑玉米穗味道鲜美,富含对人体非常有益的抗癌物质黑色素。常用的常温贮藏保鲜技术有以下几种。1.干藏法将老嫩适中、籽粒饱满的新鲜玉米穗保留1~2层...阅读详情
  • 玉米顶腐病危害大
    2022-11-11
    一、发生特点该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但以抽穗前后表现最为明显(夏玉米一般在7月下旬~8月上旬)。该病原菌以土壤、病残体、种子带菌为主,特别是种子带菌可远距离传播,使发病区域不断扩大;且病株产生的病原菌分生孢子还可以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一般在多雨、高湿的条件下利于大发生,发病适宜温度为25~30℃。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当前的一些主推高产品种也感病。在同样气候、同样品种的条件下,受害较重的大多是黏性土质地块和低洼地块,且浇水过大、浇水偏早的地块相对更为严重。因其症状复杂多样,且一些症状与玉米的其它...阅读详情